第18部分 (第1/4页)

�薇鹊母咝恕�

潘金莲现在很虚弱,但是也十分的高兴,道:“我生的是儿子……夫君,看来前些天拜观音娘娘是有用的,林娘子没有拜观音娘娘,所以没有生出儿子,生了一个女儿。”

武栋不由得哈哈大笑,觉得这个理论实在是太好玩了。

潘金莲急忙道:“夫君,不要笑,否则观音娘娘会怪罪的。”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神灵无比看重,和后世的“无神论”时代大不相同。

武栋于是止住不笑,道:“金莲,你给我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是我武家的功臣,说吧,你想要什么奖励?”

潘金莲想了片刻,道:“我要你好好的陪陪我。”

武栋笑道:“好,我就在家多陪你一阵。”

现在梁山事情众多,尤其是高丽的事情不能放松,不过武栋还是决定在梁山多呆一段时间,好好的陪陪潘金莲再说。

******

武栋有了孩子,武太公自然也是欣喜至极。这个年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前武太公一直在唠叨,现在武太公算是放心下来,十分的高兴。

梁山上的诸人自然也跟着高兴,对于他们来说,这意味着梁山政权有后了。现在的梁山和水浒里面的梁山已经完全不同,当年的水浒梁山不过是一个土匪窝子,大首领死了,二首领继位,这没什么可说的。可是现在,梁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政权,自然不能按照土匪窝的方法来选继承人,而是根据中国传统,首领的儿子继续担任首领。

现在,即使武栋出了意外,武栋的儿子也可以接替梁山首领位置。加上武栋和林冲是儿女亲家,武栋的儿子是林冲的女婿,这关系无比亲密,也不怕其他人争权夺利。

武栋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多,他只是单纯的高兴,而梁山许多人的心思都彻底的定了下来。

孩子的名字叫做武海,武栋希望他将来能够放眼大海,不要仅仅立足于陆地之上,同时也是为了纪念这段时间在大海奔波劳累的事情。

一直到现在,武栋才有心思去管理梁山的事情。

梁山现在发展的很好,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30万,形成3个大镇。

晁盖已经被武栋任命为一个镇的镇长,但是还有两个镇找不到好的人选,那些乡长里没有一个让武栋满意的。

“看来还需要大力招揽各处英雄,另外还要招揽一些文人,梁山的发展没有文人可不行。”武栋道。

“大首领,我记住了。”朱贵急忙道,他就是负责这方面工作的。

梁山的军队数量现在也已经达到了一万人,每日里训练不休,不过却没有多少的实战机会。

现在的梁山和水浒里面的梁山大大不同,水浒里面的梁山打家劫舍、为祸乡里,官府不得不围剿。而武栋现在掌握梁山,梁山已经告别了土匪身份,只是在梁山泊里大力发展,官府自然懒得理会。除了招揽百姓让官府有些烦恼之外,其他方面,官府竟然觉得梁山这个“草寇”比其余地方的草寇好的多。安安静静的,是其他草寇的“榜样”。

“军队必须要有实战的机会才行,我们今后要在高丽大力的发展,所以,哥哥,我准备带领2000人去高丽,让这些士兵可以在高丽参与实战。”武栋道。

“正该如此。”林冲点头道。

“今后等彻底的占领高丽之后,我们还要从高丽出发和辽人、金人战斗,实战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到时候,可能就要调哥哥去高丽了。”武栋笑道。

“真盼望那样的机会早点到来……我们汉人被外族欺负了几百年了,该是还回去的时候了。”林冲道。

“哥哥,还有一件事情要吩咐你去做……你制定一部《练兵操典》,将我们的练兵思想都容纳进去。今后我们还要训练更多的士兵,都要按照这个操典去做。”武栋道。

武栋从现代社会而来,自然知道制度、规范的重要性。当初德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视制度、规范,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无比的严苛。

而国人则没有这个习惯,一直到现代社会都没有养成这样的严苛习惯,所以武栋必须从梁山政权建立一开始就重视制度、规范,慢慢的让这些都深入人心。

这一次武栋在梁山岛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直到孩子满月,武栋放下心来,这才离开梁山。

“二郎他还没有回来吗?”离开的时候,武栋问武太公道。

“还没有……这孩子,在少林寺一呆这么多年,真是想念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