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高俅心中大喜,一边向朝廷请功,一边继续追杀方腊。可是在杭州城外,他碰到了方腊的嫡系一万精兵,他的十余万禁军被一万方腊精兵击败!高俅也险些被方腊活着,到最后高俅带着几十个人逃到了太湖一代,但是又被李逵给捉住。

等宋江知道了高俅的身份之后,十分高兴,他一面给高俅松绑,一面表达自己想要被招安的心思。高俅本来已经大败,手下没有兵马,唯恐回去之后皇帝责罚。当他听说宋江手下竟然有3万太湖军的时候,当下大喜。于是高俅来不及上报皇帝,直接以殿帅府太尉的身份招安了宋江,并且封宋江为禁军兵马副都总管,地位仅次于他,宋江的太湖军也全部转成禁军。

当时李逵、史进对于宋江的决定很反对,他们不断的劝阻宋江,谁知宋江根本不听他们的,他们两人也无可奈何。这两人义气为重,虽然宋江所作所为让他们不满意,但是他们仍旧跟着宋江,现在这两人也是禁军的将领。

宋江的这3万军队比起方腊的流民大军可要厉害的多了,不久之后,宋江的军队开始讨伐方腊,短短时间方腊就兵败如山倒。宋江“名将”之名也传遍了整个天下,人人皆知宋江乃是大宋朝最能打的将军。

又过了不久,童贯、种师道带着数万的西军也赶到了江南,西军的做派和禁军大不相同。他们平日里训练有素,但是因为是私军,纪律奇差。和后世曾国藩的私军一样,他们每打下一个地方,都要大肆抢虐,所有的金银财宝、所有的丝绸粮食全部抢走,所有的女人全部奸。淫。所有的男子,年老年幼的全部杀死,人头充作战功,壮年的男子则是被强行征兵,成为西军的新血液。

仅是打下杭州城的时候,西军杀死的平民数量就在30万以上,人头堆积如山,全部被算作“方腊贼寇”的人头。

一时间,整个江南百姓对于西军畏惧如虎,西军所到之处,江南百姓纷纷逃窜。他们之前厌恶方腊,现在对于西军更加的厌恶。

高俅知道了西军的“英雄事迹”之后,心中大动。他最先来到江南,因为宋江,所以杀死的方腊贼寇数量也不少,但是算起来也就是两三万,而西军刚刚来到江南,杀死的“方腊贼寇”数量就达到了30万,他的禁军一下子就被西军比了下去!

于是高俅命令宋江学习西军,让宋江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允许士兵先抢虐三日。宋江不愿意这么做,只恐以后留下骂名,可是在高俅的严命之下,他也不敢反抗。倒是那些普通士兵对于这个命令异常的欢迎,他们辛辛苦苦打仗,为的不就是功名利禄吗?打下城池,抢到的财物是自己的,女人可以任由自己奸。淫,那些老人、小孩被杀死之后又开始冒充战功,这样的好事谁不愿意做?

本来宋江军队的战斗力就很强,实行了这样的政策之后,他的军队战斗力更强。他本来希望按照梁山模式建立一支强军,现在也变成了一支强大的“私军”,和西军一模一样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就被镇压了下去,方腊本人带着数千嫡系军队逃亡了川蜀一代,现在隐藏在川蜀的群山之中,而江南再次平静下来。只是江南经历了这么一次战事之后,人口、财富损失都极大,没有十余年的时间不可能恢复。

而禁军、西军则因为在战争中不断的强行征兵,所以数量大大提高。禁军的数量又达到了50万人,而西军的数量则是达到了40万。并且现在的禁军、西军比起以前还要精锐许多,战斗力提高许多。

……

宋江回忆往事,心中思潮狂涌,那边秦桧看到他这样,不由得笑起来,到:“宋将军,我还是觉得我们能够击败梁山贼寇的,不用向辽国借兵。现在禁军50万,西军40万,再加上各地的一些驻兵,全**队数量在百万之上。区区梁山贼寇,我们还需要怕他们吗?梁山贼寇,我看还不如方腊,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想要消灭他们易如反掌。”

宋江道:“秦大人,不是这样的!无论是我或者是童贯大人,还有种师道大人,我们都曾经和梁山贼寇打过交道,他们的兵力确实很强,我们还是要向辽国借兵的!这可不仅仅是是我主意,这是童贯大人、种师道大人的主意。”

秦桧摇了摇头,到:“现今的辽国已经不是当初威震天下的辽国了,他们自己都被女真人打败,现在只剩下燕京、西京,想要向他们借兵,我看也不现实。”

宋江道:“不管怎样,总是要试一试的。辽国的底蕴仍旧很强,那些女真蛮子,只能纵横一时,不可能真正的战胜辽国的。”

辽国立国200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