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1/4页)

这样的援助当然是心有所图的,美国人一直指望着老毛子能够在全线进攻德国人。他们看到德国人驻足不前,而又没有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这是一个好机会,斯大林是不应该放弃的。美国的军事智囊团分析德国人的防御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千里战线上选择良好地形坚守。德军要作到在东线建立起一条稳定的防线,就应该放弃所有桥头堡阵地,然后作出更长距离的撤退以便减弱苏军进攻的冲击力。可以选择提前退守至喀尔巴阡山和东加里西亚;并建立起一条联贯的防线。这样德军就可以利用喀尔巴阡山等天险,一方面是为了阻止苏军冲入中欧和波兰,另一方面则要把它当作长期防守巴尔干和波德平原的枢纽地带。

按照他们的军事常识判断只有这样才是德军最有效率的防守战略。但是白起却并不这么想!

此刻的白起正在给他的元帅们开会,他拿出来一张冷兵器时代的战略地图。上面标注着那时的蒙古铁骑三次火烧莫斯科的战斗历程。他的目的是让德军的高级指挥员们明白一个事理,那就是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是那么重要的,保存军队的战斗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德军的长处在于运动战,一旦在运动中停止下来就有可能遭到毛子优势兵力的打击。通过研究蒙古人击败俄国人的战例,元帅们知道了德军目前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白起一再的建设德军,一再的给德军提高机动能力。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德军的运动战优势,在运动中歼灭敌人。至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那时常有的时情,只要人还在就啥都有了!

所以他的话很严厉,很沉重!

“诸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之前我们在战斗中取得的胜利有一个共同点,有谁能告诉我这个共同点是什么?

也许这个问题你们都已经思考了很多次了。但这一次与以前不一样。因为我们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苏联人正在倾全国之力与我们对抗,为此他们的女人都拿起武器上了前线!斯大林的手里已经有了一支1000万人组成的军队!先生们,这样的兵力是我们在东线总兵力的两倍!

然,打仗不在人多。特别是现代该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我把大家汇聚一堂。目的就是要向大家问清楚,我们的国防军在更换了装备之后,我们新的战术是否已经成型了。老毛子不会给我们很多的时间,他们在英美的帮助下实力正在恢复。他们1000万军队并不都是乌合之众。在战略上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大家都看到了你们面前的这个沙盘,这就是俄国人曾经经历过的那一场浩劫。这是一场过去了很多年的战争,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中学习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大家请思考一下,蒙古人为什么能用极少的兵力就能从亚洲大陆腹地一直征战到我们的欧洲。他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国防军应该学习他们作为胜利者的哪一种品质才能做到他们的功绩?我的分析是他们也有精良的武器,他们也具有优秀的战术。只是依靠着两点他们以及之长克敌之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弓箭,从小就骑马射箭的他们有惊人的准头。人人都是神箭手!他们每一个战士都有四匹马以供驱使,在草原上可以不用依赖后勤就能维持很长时日。从而获得了举世无双的机动能力!作为轻骑兵,他们来去如飞,在马上他们的弓箭能准确杀伤敌人。很少与人近身接战,就是依靠这一种战术他们获得了惊人的成功!

虽然我们也具有很多的优良传统,事实证明国防军的军官团不比任何国家的同行们差。我不得不承认,事实上你们要优秀得多!但是我和全体德国人要的不是你们有多优秀,而是你们能够有走狗的能力领导国防军打赢这场战争!

我作为德国的元首已经为国防军配备了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你们手里的枪比你们的对手至少要领先10年!其他的坦克,自行火炮莫不如此!我觉得你们现有的条件比当初的蒙古人更应该打败俄国人!我也希望国防军能够尽量在少流血的情况下得到胜利。

我很希望发扬我们的长处,不与敌人拼消耗。在运动战中击败敌人。对于主要城市,堡垒等要地不要用士兵的生命来夺取!现在每一个德国士兵的生命都是无比珍贵的。你们要尽可能的保护这个不能补充的资源!

战苏联第六节:会意议题

白起捉到这里,巡视一遍他的诸位元帅。接着说道:“

而且,我们的战斗人员序列里还有许多战斗力低下的盟友。比如意大利人、他们虽然没有承担主要的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