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绦��氯ァ�

随着白氏渐渐长大,她的姿容日益显得鹤立鸡群,也因此引来了很多的嫉恨。不过也正因为此,老板觉得奇货可居,反倒没有逼她过早接客。但是,对于早被训练得几乎没了羞耻之心的她来说,就算身体还没脏,心也早就脏了

但是这老板看准了人,却没算准天下大势,随着“靖康之乱”的爆发,大量的北方流民南下,对他的生意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刚到南方的流民大多衣食无着,卖儿卖女的大有人在,这样一来**的供应量大增,价格因此大幅度缩水,那些原有的妓院无疑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短时间内激增,而生活资料的供应量却因商路不畅和人心不安等因素而有所减少,这样便造成了物价飞涨的局面。于是,在内外交困之下,白氏的老板不得不将那些准备养大了卖高价的小姑娘以低价卖出从而获取现金,结果就连白氏这样的头牌姑娘也被一个陕西人以不到一百贯的低廉价格为她赎了身。

“他是个大孝子虽然只是做妾,但嫁给一个孝子,怎么说也不算太差吧?至少那时奴家是这样想的”,白氏说到这里,眼中现出了几许伤感,显然事实并不像她当初所想象的那样。

“那也不一定,成为孝子有三种可能,一是因为心地善良,他对绝大部分人都很好,嫁给这种人,一般来说应该还算不错的归宿,但凡事也有例外;二是因为礼法的示范与约束,嫁给这种人就只能碰运气了,礼法可没有要求他善待小妾,何况你还是青楼出身;三是他对父母感情很深,这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类似,不过要稍好一点,因为一般来说他应该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总比冷漠的人要好些。至于假孝子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般来说都不会有好结果。”,赵抗插嘴道。

白氏显然也被赵抗的新颖怪异的言论所惊,稍后才应道,“是公子所说的第二种情况,不过那时还好”。确实,丈夫只要对白氏还算尽责,对她来说就好过继续过那“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珠唇万人尝”的生活了

白氏是一个yu望很强的女人,事实上赵抗初见她时就发现这点了,她那身材单薄的丈夫怎么可能满足得了?夫妻关系自然算不上很和谐,不过好在丈夫比较体贴,再加上怀上孩子的惊喜冲散了白氏所有的怨气,那短短的一年时间也成为她过去二十多年里唯一还算温馨的回忆。

可是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孩子刚刚满月,外面就传来了不好的消息。富平之战中,宋军由于主帅张浚指挥不当,诸将又互不救援,在兵力数倍于金军的优势下大败亏输,不但损兵折将,还将南宋绝大部分的战马(七万匹,可见北宋缺马是不错,但对外软弱主要还是政策与民风的原因,此后的南宋才是真正的极度缺马,因为连陕甘地区也丢了。)都当作大礼送给了金军。金军获胜后,大军趁势横扫陕西五路,当地百姓纷纷南逃,李家也不例外。但是没怎么吃过苦的他们这次可倒了大霉,先是被流民抢了一把,家里好不容易带出的那点细软全打了水漂,而好不容易逃到了金军追击的范围之外,却发现当地正在闹饥荒,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这时想弄到食物只剩下两条途径,一是买,可李家已经没钱了,被抢剩下的那点钱恐怕还不够买一斤粗粮;二是抢,可李家是书香门第,几个成年的男人全是读书人,不被人抢就谢天谢地了,还想去抢别人?

第七十章 最毒妇人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白氏的婆婆年纪大身体差,眼看就撑不下去了,这时白氏的大嫂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她要“尽孝”让婆婆活下去。结果,她牺牲了,换来了一片“孝行感天”的赞誉之声,可是婆婆却不忍让自己的儿孙饿死,最后大部分都被几个成年男人吃掉了,而她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婆婆又饿得不行了,白氏自然明白自己现在该干什么,事实上大嫂已经做了表率。只有她也牺牲了,全家人才有可能坚持走到四川,那时才有活路。可是她还不到二十岁啊,她不想死!但她不能说,她要说出这话,她立刻就变成千夫所指的“恶媳”,而那时他们恐怕更是吃得理直气壮

白氏也不是没想过逃跑,可一来她早已饿得没了力气,二来她当初可是裹过小脚的,怎么可能跑得过那些大男人呢?

无言地继续行进了一天之后,白氏几乎要被沉重的压力压垮了,她知道自己一个弱女子根本不可能改变这个结局,她终于认命了。但是认命归认命,她不甘心!白氏从来都不是一个心胸开阔之人,很快,那极度的绝望就全部转化成了深入骨髓的恨意,“既然你们要我死,那你们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