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 (第1/4页)

有什么办法呢,宫里皇阿玛和额娘都盼着,众兄弟也都盯着,先生个阿哥福晋日子好过。

再者说,皇家女儿都可怜,能嫁在京中许给臣子的不多,半数以上都得外嫁和亲,用以稳固周边关系。胤禟想过这个,心说闺女是用来疼的,倒不用一生五六七八个,只一个就好,得一个心肝,往后甭管哪个兄弟登基都别祸害她。要是闺女多了,想全留在京中,全嫁得好人,太不容易。

胤禟全是让三个芝麻汤圆逼的,本来只是一点点期待,如今升级成满心渴望。

儿子太闹心,他怎么都觉得还是闺女好。

相比较而言,太子就没这么深刻的领悟,他不嫌弃嫡女,还是盼着头胎就来个嫡子,这样甭管太子妃或者他自己都能缓口气,这些年压力真的太大了,

当然,这都要看缘分,没法强求。

甭管怎么说,能怀上就已经很好了。

太子正在宫中同康熙分享他的喜悦,看他高兴得眼眶泛红,康熙很是心酸。同时他也满心喜悦,太子已经很长时间没示弱于他,儿子长大了是好事,看他如此优秀,很有储君之风,做阿玛的深感欣慰,也怅然若失。

非常怀念小时候的太子,高兴就笑,难过就红着眼像兔子一样,他嘴里说身为储君不该这样,心里却很受用。

像现在,看太子红着眼眶有些泪意,康熙就把人叫到跟前去,好一番关怀。

父子之间的隔阂好似全不见了,太子满是孺慕,康熙更是慈爱。两人又聊起从前,胤礽还遗憾来着,遗憾皇额娘走得太早,没能看他长大,没能含饴弄孙享清福。

康熙也想起元后赫舍里氏,她可以说陪伴自己走过了一段最艰难的岁月,对自己助力颇多。她命好,成了这天下至尊至贵之人;同时又福薄,做皇后那几年操碎了心,没享什么福。

自己年少登基,朝中无人,全靠两方扶持。

一则妻族赫舍里家。

二则母族佟家。

再有太皇太后提点,他才成了名符其实的天下之主,清扫祸患,将朝臣握在掌中。

哪怕到今天,康熙仍记着他们的好,他不是个忘恩负义的,倒是底下臣子,恃宠而骄心大了。

因为索额图频繁的动作,他对太子有些看法,这日一番畅谈,倒是将那些给冲淡了。怎么看太子都还是那个太子,并没有学坏,倒是索额图,很该敲打敲打。

太子在乾清宫待了半个时辰,出去时身后跟了一票人,全捧着赏赐。

这时,宝珠已经见着太子妃的面儿了,她应是最先到的,挑来拣去没看好送什么礼,最后带了个白玉瓶,里头装了一丸药。

过去之后,先没忙着寒暄,她将药瓶亲手递给太子妃:“这是我怀着阿圆他们的时候,我们爷问胡老求来的。说是他压箱底的宝贝,甭管叫哪个不长眼的磕着碰着,服下立刻见好,关键时刻保胎用。”

说着她还有些不好意思:“我是想着这么大好的日子送药丸不合适,实在是挑不好。”

主要是太子妃顶顶尊贵的人,要什么没有?感觉送啥都不对味儿。

倒是瓜尔佳氏,高高兴兴接过,非但不见豫色,反而连声道谢:“这才是千金难求的宝贝,九弟妹愿意割爱,我是再高兴也没有,占你这么大的便宜,我才过意不去。”

她让嬷嬷将药瓶收好,又是好一番感谢。

“听五弟妹说是托你的福才能怀上,我真没全信,就是想着这么多年不见怀,死马当活马医呗。如今我信了,我服了你。”瓜尔佳氏摇摇头,感叹道,“我这边传出好消息,东宫恐怕要热闹几天,这两日有怠慢别介意,嫂嫂只盼你多来,顶好是带上小阿哥一块儿来,让我肚子里这个多看看阿圆阿满阿寿,生下来也同他们一样乖巧才好。”

还不止呢,瓜尔佳氏想着她同宝珠关系一近,就怀上了;若是更近,怀胎十月说不准能更松快些,少遭点罪。

只恨不能将宝珠留在东宫,要是能天天呆一块儿,那该有多踏实?

这头她俩正聊着,四福晋来了,也是亲自备了礼送来,见了面先是一叠声的恭喜,聊了几句,话题又转到宝珠跟前来。乌喇那拉氏忍着笑说:“二嫂这一怀上,东宫收礼收到手软不说,还帮九弟妹发了财。如今皇城根下都听说了,听说九福晋就是活生生的送子娘娘,金口一开,让你怀你就怀。咱们妯娌几个还好,那些亲王福晋郡王福晋贝勒福晋众大臣福晋保准是一窝蜂围上来,九弟在工部闲不了,九弟妹也要做好天天收礼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