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被四方义军搞的焦头烂额之际起兵行事定能收到奇效。”

“大兄,”牛大叔迟疑了片刻,道:“当年大凉陛下兵强马壮都无济于事现在咱们什么都没有……”

“唉!我也就是这么一说你不必往心里去。可惜陛下当年听信谗言,毒死了梁硕梁尚书弄的众叛亲离。又听信巫人妖言,大筑玉女台徒费钱粮。加之那年河西遭灾饿殍遍野,陛下又轻信那些降官的谗言封仓停赈,致使朝野内外人心背离。若非如此安家二贼如何能以区区数千异族兵马便灭了我大凉?”

房间里发出两声叹息随即沉默了片刻,牛大叔道:“大兄恕我直言。在我看来那些义军虽然现在声势不小,但大乱已久人心思安,他们纵然兴兵也难以回天,只怕过不了几年天下就都姓李了。今后你打算怎么办?”

房间里静了片刻,梅宗际叹道:“现在大凉再无根基,我空有心却无力。再说这个孩子十二岁那年兵乱时受到刺激,足有半年时间都呆呆痴痴跟个傻子一样。多亏了小柱子整天和他玩耍他才慢慢恢复,只是再也记得不以前的事。前些日子听到他摔伤了,我担心的要命生怕他会变成小时候那样。现在他好不容易恢复了我怎么敢再刺激他?何况他还没成婚我总不能让陛下绝嗣。还是让他娶妻生子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吧。”

李潜被两人的谈话惊的目瞪口呆。大凉?李潜前世的记忆里对唐初的大凉国有些印象。他记得这个大凉是隋末唐初西北的地方政权。建立该政权的叫李轨。李轨,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著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末唐初李轨割据甘肃河西地区,曾称帝,后被安氏兄弟勾结异族里外夹攻给剿灭。李轨自杀未遂而被俘装入囚车送往长安。武德二年五月,李轨在长安被杀。

算算时间现在是武德六年,李潜今年十七岁,李轨兵败是武德元年那时他正好十二岁!李潜猜测正是遭受了这次剧变,令李潜的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为防止他发疯,他的潜意识启动了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将十二岁之前的这段记忆给主动删除了。李潜暗叹,难怪接受到的记忆中十二岁之前的记忆很少,而且支离破碎不成片段,原来在那时他的精神已经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差点变成痴呆!

我竟然是李轨的儿子?!李潜从梅宗际与牛大叔的谈话中得出的结论让他有些惊讶。由于两世为人李潜可以跳出这段历史的局限来认识李轨。他知道李轨其实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只能算是李渊争霸天下这出戏中的一个小配角。而且还是个出场没多久就成为李渊垫脚石的小角色。他给予李轨的评价是:李轨或许是个好人但同时也是个自不量力且缺少政治智慧的莽夫。

所以,身为李轨的儿子李潜并不觉得自豪。相反这是个沉重的枷锁。因为李潜知道今后天下是李渊的,背负着李轨之子的身份一旦泄露他随时可能被缉拿斩杀。因此日后他要万分小心。他原想好好闯出一番事业。若李潜不知道自己的身份自然无所顾忌,现在知道了这个身份却会令他束手束脚不敢动作。

李潜不禁暗忖,天下姓李的那么多为什么我偏偏成了他的儿子?若是重生在李渊一系的亲族里该多好?不用奋斗也能当个郡王。即便当不了王爷,当个公侯甚至是做个普通人也总比现在背负着反贼之子的名份要强的多吧?

李潜正茫然,忽听身后牛弼惊讶地道:“狗剩哥,你怎么站在外面不进去?”

李潜一楞。随即房门打开,梅宗际与牛大叔满脸惊讶地望着李潜。而李潜也不知所措地望着梅宗际。牛弼见三人奇怪的样子立刻一头雾水,他不断打量着三人想从三人脸上看出些门道来。

过了许久梅宗际咳嗽了一声,道:“我身子乏了今天不能给他们授课。牛兄弟,你先带着小柱子回家吧。”

牛大叔应了一声,硬拉着满脸不情愿的小柱子先走了。

梅宗际让开一步示意李潜进来。李潜默默走进房间。梅宗际掩上房门,回身道:“你都听到了?”

李潜轻轻点头。

梅宗际仔细打量了李潜一番,见他虽然心情沉重但精神不像受到刺激,便如释重负般的长舒一口气道:“甚好,甚好。为师正发愁如何向你说。现在你知道了更好。”

梅宗际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李潜的背,道:“坐。为师细细说给你听。”李潜默默坐在树墩上。

梅宗际坐到另外一个树墩上,望着李潜神色复杂地道:“以前的事你还有没有印象?”

李潜轻轻摇头,道:“师父,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