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 (第1/4页)

区任命的上校旅长,队伍被封为‘雁北挺进支队’。所以,我劝各位还是跟随我们,或许会立功受赏。”

“敢问你们连长是哪个?”有溃兵问道。

“枪打头雁王斌,听说过吗?我们是他老人家的火狐小队。”白茂龙自豪地回答。

“啊呀,咋早不说,听过听过。王斌的大名在第二战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啊。”溃兵一听是王斌的部队,马上乐观了不少,谁让王斌的大名传得到处知道啊。

一旁的钟曰新黯然神伤,心说,这人的名树的影,古人的话真不是瞎说的。

“各位,我们已经一天没吃饭了,有吃点吗?”那位被打之人不好意思地问。

“有,狐狸们,把你们的吃的拿出来。”张文智赶紧对队员说。

众人你一个他半个的全拿出来,只有白茂龙没拿,张文智走过去,唬着一张脸说:“拿出来。”

“啥?”

“饼子。”

“没了。”白茂龙下意识地扯扯自己的背包说。

“真没了?”

“骗你干吗?”

张文智走过去,一个锁喉动作将白茂龙翻到,麻利地从背包了翻出一个饼子来,说:“这是啥?”

白茂龙一看泄了气。

张文智知道白茂龙是个大肚汉,走时就多带了三个饼子,直怕自己饿着,在大家吃饭时,就留意了一下,知道他一顿吃了三个,其中给钟曰新他们一个,还剩余一个。

部队规定每人只许带三个饼子,可白茂龙与发放食物的人是老乡,就这样,多带了三个,可恰巧被张文智看见了。

饿极了溃兵见到这种熟悉的场面,都会心地笑了。

有溃兵吃得噎住了,队员们就把水壶里的水递过去,一时间,这伙溃兵感觉到像是做梦一样,不是吗,刚才还以为不知流浪到哪里呢,转眼工夫倒有吃有喝的。

等溃兵吃完了饭,张文智问被打的人:“这位兄弟,贵姓?多大了?”

“免贵,姓周,名长乐,山西永济人,就是王之涣写的一首诗叫《登鹳雀楼》那里的人,知道吗?至于岁数吗,今年26了。”

“知道。白曰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写的是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和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让人笑话了。”

周长乐一听张文智十分熟悉自己家乡,自然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加之吃了点东西,精神头好多了。

“敢问周老兄在军中担任何职呀?”

“让老弟见笑了,我只是个上尉排长,不知老弟是哪里人,在军中担任何职?至于年纪嘛,我看比我小。”

张文智笑笑说:“你猜?”

“中尉连长?”

张文智摇摇头。

“跟我一样?”

张文智还是摇摇头。

“莫非是上士班长?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钟曰新接过话说:“是呀,张老弟确实有点屈才了,这一路上多亏他,我虽为中尉连长,可比起人家来汗颜呐。”

张文智听了,有点不适应众人的夸奖,就说:“你们别夸我,我才23,媳妇还没呢,这一夸,人们以为我多大呢。老弟是右玉杀虎口人,就是山西人走西口的那个西口,叫张文智。”

众人哈哈大笑。

气氛渐渐融洽起来,张文智故意问周长乐:“老兄,你们还去投奔乔曰成吗?”

“投个鬼,弟兄们,从今儿咱们跟随张文智老弟,当什么火狐小队的队员。”

一众溃兵高兴得说好。

第九十五章 马场生变

三家兵力合起来大约有七十人左右,接着就是一个头痛的大事,这支部队究竟由谁来指挥,到时打起仗来该听谁指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战士们的士气。

“钟连长,周老兄,老弟说句不该说的话,咱们这是处于敌后,行动得万分小心,就是准备端掉鬼子的炮兵阵地也是凶险万分,如果没有个统一的指挥系统,会把弟兄们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们看,是不是就在这儿决定成立一个指挥系统呀。”张文智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钟曰新点点头表示赞同。

“要我说呀,咱就奉张老弟为指挥官,我和钟连长替你打下手得了。”周长乐是个直姓子,刚才火狐小队的人又拿吃又拿喝的给他们,,心下感激,又听说救了钟连长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