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1/4页)

�碳腋谟肷稀⑾铝闵骄由礁谥�贤猓�溆嗑�谏浇胖�隆�

忻口战役的前后防线涉及忻县、崞县、定襄县三县的近百个村庄。忻口、界河铺、关子、南怀化、下王庄、泥村、旧河北等村是中间地区的主要战场。四十里孤山之西,大白水附近,包括阎庄、永兴、刘庄、朦腾、卫庄、南峪等村,为左翼地区的主要战场。滹沱河以东的南郭下、西华荣、西南贾、蔡家岗及其所靠之山岭为右翼地区的主要战场。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布置军队防线东从龙王堂、蔡家岗起,西至朦腾、南峪,约有五、六十里。

战前,阎锡山便有准备,早在忻口战役的前两年,即民国24年,阎锡山就命令在忻口村北的后沟及沟外的西崖下动工修筑战备窑洞,一直修到战争爆发前,总共修成窑洞47孔。这些窑洞全用石块砌成,既深且宽,至今坚固完好,它是忻口战役最好的纪念物,也永远是极好的战备用窑。最深的窑洞有二十余米,宽度在三米以上,高约四米。洞门若城门状,上有石垛,垛下有“第~号”字样的横匾,字大工整,给人以端庄之感。忻口战役中,中间地区指挥所就设在后沟的第九号窑洞,其余窑洞多做军火库和马厩之用。

据忻口退休职工武长治老人回忆,当时修筑窑洞共用款十一万元,担负修窑任务的是晋绥军炮二十五团三营。该营营长李志勤(天津人)曾在忻口武宝玉家中住过,李志勤还叫来一伙他的天津老乡,配合当地民工包揽修窑任务。

当平型关丢失后,阎锡山下令晋绥军全线撤退,大军在忻口一带集结,同时,求援南京政斧。于是,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从石家庄紧急入晋。

卫立煌根据忻口的地势,布置了三个方位的布防。

中央地区:前敌总指挥郝梦龄,副总指挥陈长捷。指挥部位于后沟第九号窑洞。

忻口:国民党第9军54师师部(副官处设在武玉厅家中);晋绥军第61军新编读力第4旅(即于镇河旅,住在王元治家中)。

界河铺:晋绥军70师215旅。

金山铺:傅作义指挥部;国民党21师、81师。

高城:晋绥军第19军,西北军读力第5旅。

淤泥:25军。

关子:晋绥军35军211旅;54师5团2营,54师3团。

南怀化:第9军54师一部;35军;川军;陕军等。

下王庄:35军218旅;第9军54四师3团。

弓家庄与怀化北街:35军某部。

刘家庄:晋绥军炮兵某团1营。

左翼地区:总指挥李默庵。

沙洼:左翼地区指挥所(左翼第总指挥,第14军长李默庵住姚宏家)。

大白水:国民党军第10师57团、59团。

刘庄:晋绥军61军;国民党83师(师部设在杨来田家,师长刘戡);94师;晋绥军第2预备军(军长郭宗汾)71师。

蔚家野场:晋绥军炮兵某部。

温村、孙家湾、东呼延:驻后勤卫生部。

奇村:国民党83师;李仙洲师某团;89师。

右翼地区受禄:右翼地区指挥所(右翼总指挥刘茂恩住王银通院)。

三家村:国民党军64师某营(营长武东月)。

寺家庄:国民党军64师某团(团长姓武,与武东月是本家)。

北受禄:刘恩茂15军某旅(旅长姓马)。

上零山:晋绥军某42团、43团(驻时仅一天);刘恩茂15军64师382团,高桂滋17军501团,502团。

蔡家岗:刘恩茂15军64师382团和高桂滋17军某部。

峪里、营房一带:刘茂恩15军64师383团。

南郭下、西华荣:刘恩茂15军某部。白村:国民党某旅(杨旅长)。

上汤头:15军64师(师部设在冯清彪家。师长武庭麟。);高桂滋军某部。

高村:第17军军部(高桂滋住李贵宝新院)。

伏虎庄:高桂滋军五零零团。高城、王府庄:高桂滋军某部。

针对卫立煌三线防守的军事布置,张培梅也相应做了部署:中央地区,由张培梅亲自坐镇指挥,驻地在忻口村李喜楼家。大队长常如海带领3中队王斌的5、6两个小队。5小队队长杨曰龙,6小队队长薛轶卿。

左翼地区,由副大队长阎百胜带领第2中队张保庆的3、4两个小队。3小队队长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