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好,我这就去。”

高宝存挥挥手,对常如海说:“大哥,我带几个人去瓮城执法。”

常如海一听,赶紧对高宝存说:“你先带上伤员去。”

高宝存指挥众人赶紧把十几个伤员先弄到瓮城里,此时,瓮城里的人要比外面的人要少得多,众人这才感觉透过气来。

指挥清理瓮城的是213旅参谋长辛立言。

辛立言见来了一群执法队,又听人说刚刚杀了几个闹事的军人,有些感激,过来一看,见是原来自己部队的营长高宝存,就高兴地说道:“我以为是哪个执法队军官,原来是高营长啊。”

“参谋长好。”高宝存见到自己原来部队的老长官,自是十分高兴。

“高营长,你升官了?”辛立言见高宝存穿这中校军服,问道。

“还不是那样。”高宝存说道。

此时,瓮城里的大门也打开一扇门,另一扇门刚刚打开半扇,喜得官兵们大喊:“打来了,打开了。”

这一喊不要紧,瓮城外的杨维垣以为真打开了,就地常如海喊道:“城门打开了,我看可以让人们走了。”

常如海也以为真打开了,就下令:“放行。”

早已围在警戒圈外的人一听,呼啦一下就冲向大门。

第三零九章 抢占汾河桥

急于出城的人们就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携带着武器弹药、随身物品和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起涌向大南门。常如海见状,赶紧大喊:“快,出城。”喊完,和几个队员涌出大门,到了瓮城,见高宝存等人正在出城。

等涌出大门,见有不少队员没出来。常如海只好下令:“先等等弟兄们再说。”

此时,城外是庆幸活着的人们,城内是急于逃出的人们,加上曰军不断的炮击,真是构成了一副“兵败如山倒”的画面。

城内赶来的后续部队见门口人太多,有的就从城墙中层的机枪和大炮的掩体里逃出去,有的则顺着绳子从城墙上吊下去。一时间,从城墙上不小心掉在城外跌死的不在少数,而从大门出去的,有被马踏死或被人踩死的,总之,急于逃命的人用尽了各自办法,就连傅作义也是从炮口钻出去的,更何况是其他人。

常如海等了一会儿,见队员们大多出来了,正要在等等,就听从汾河岸边的各个路口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原来,汾河西岸已被曰军占领,突围出去的人犹如无头苍蝇,意图越过汾河逃生,哪知,却被早已等候在西岸的曰军打了个正着。

常如海见曰军占据汾河西岸各要道,突围变得异常凶险,马上对集中在一起的队员们喊道:“弟兄们,走。”

众人抬着伤员一路往南走,看见一个工厂,乱纷纷地躲了进去。这里,聚集着大量逃难者。

“常队长,你们也来了?”黑暗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对常如海问道。

“刘如砥,你见没见总司令?”常如海见是35军第10宪兵队队长刘如砥。

“没有,我带着弟兄们突围时,见大门堵着太厉害,就从城墙的中层大炮掩体内爬出去的。”刘如砥回答道。

常如海一听没见傅作义,有些焦急地问道:“你们没在一块撤退?”

“是一块撤退的,可到大南门时人太多,总司令见从大门出不去,就叫几个人架着上了城墙中层出去了。我一见,也就指挥宪兵队的弟兄们从城墙中层爬出去了。”

常如海说道:“喔,是这样。你知道吗?大南门的秩序还是我们执法队维持的,要不,到现在连大门也打不开。刘如砥,我问您,这是哪儿?”

“晋恒造纸厂,是阎锡山叔丈人徐一清开的。”刘如砥回答道。

“晋恒造纸厂?是不是那个与省主席赵戴文一起留学曰本,早年参加过同盟会的五台人,开晋华纺织厂的人?”

“是呀,这个人可了不得,山西最大的商人。”

“幸亏有这个工厂,否则,我们连个暂时休整的地方都没有。”

此时,几股军人想从汾河桥过去,可无一例外都被打了回来,伤亡惨重。

“常队长,你看,部队如何突围?我刘如砥听你的。”

常如海问道:“这附近除了汾河桥可以过河外,还有其他的途径吗?”

“没了,除了这个桥,便是河道。眼下,汾河水大,想要过河,不摸底细,怕是会淹死的。再说,我见你们执法队有几个伤员,想要过河,最好就是控制大桥。”刘如砥如实回答道。

常如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