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甄文怡笑得肩膀都耸了起来,“能做什么好事呀?就是对贾珍身边的两个通房说三太太要再给四爷一个通房,但大夫人发话了,四爷身边最多只能留两个通房,后面的事就自然不用我来操心了,他们刚好就那样巧地还被母亲抓了个正着,白日宣**。”最后一句话说得极轻,可忍耐不住的笑意听在甄婉怡耳里显得恶趣味十足。

最后那四个字更是吓得甄婉怡一声惊呼差点脱口而出,这甄文怡大胆,没想到贾珍也是个大胆的,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竟敢与一个婢女如此大胆,还被大夫人给抓住了,不用想也知道那个婢女最后的下场,“你呀,小心点,若让三太太和贾珍知道了你就要倒霉了。”

“你就爱瞎操心,我就说了一句话,还是一句大实话,谁敢把我怎么样?再说那两个通房敢说出去吗?她们有那个胆子还与我做对?”

甄婉怡皱了皱眉头,看甄文怡这模样,似乎找到一个极感兴趣极好玩的游戏一般,在后宅的斗争里乐此不疲。唉,难怪母亲说她不如甄文怡,就这份心态她就输了千里之遥了。(未完待续。)

☆、第一五七章 生 辰

正月二十二日,阳光明媚,甄婉怡坐着软娇前去贾府,送走了甄文怡,看着客船越行越远,甄文怡摇摆的小手不见人影的时候,甄婉怡才在红袖的搀扶下开始往回走,熟悉地景色却是她前年离开清河去京城时走的同一条路,那时的她与四太太内心慌乱迷茫,对京城的一切都毫无头绪。如今有消息传来却只能在清河里坐等消息,也不知道京城如今是何模样,应该还是那样繁华人涌如潮吧。只不是知道荣王府的那份安谧宁静还存不存在?

“小姐,您许久没出门了,不如奴婢陪您逛逛街吧。”

甄婉怡笑着点点头,虽说她身边丫鬟不缺,可她喜欢带在身边的竟是这个才来几个月的红袖。樱桃过于活泼,总是话不停口,有时难免觉得闹了一些,而虎妞则刚好相反,闷葫芦一个,莲香性子柔顺,因为以前伺候过四太太,甄婉怡对她就格外的照顾一些,专管她的梳妆打扮,映月孩子还小,如今还没回来,几相对比,竟是红袖最为适合跟着她出门。

清河城远不如京城热闹喧哗,但她自有风情,河堤柳岸,蜿蜒延伸,街边的叫唤声也是娇哝软语仿佛歌唱一般,这里的山青葱翠郁,这里的水浅流悠游,这里的城墙古朴安宁,这里的人情感细腻。甄婉怡边走边看,乍然间发现自己对这里生出了许多不舍,她习惯了这里潮湿的空气,习惯了这里悠然的生活,轻叹一声,“走,我们回府吧。”

再多的习惯在现实面前也得改变,也许不久之后她就没有时间再来感叹了。

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红了粉桃,甄婉怡十六岁的生辰到了,老太太想着大肆宴客一番,可被四太太挡了下来,“母亲,婉儿一个孙女辈的,过什么生辰呀?等早上吃碗长寿面就行了,我们当女儿时都这样过过来的,没得到她面前就特别起来。”

老太太笑着便点头应下来了,这家有长辈在的晚辈确实没有过生辰的说法,只不过甄婉怡身份不同,所以老太太才这样问出来罢了,就是四太太她们过生辰都没摆过宴席,更何况是甄婉怡了,所以四太太想都没想便拒绝了。

如此一来甄婉怡十六岁的生辰相对于十五岁及笄礼来说可说逊色太多了,连京城的礼物都没见到。慕嬷嬷都忍不住暗自嘀咕,想着若是王爷忘记了钱妈妈也应该提醒才是,怎么连小姐生辰都过去了礼物都没到的?

京城荣王府,钱妈妈快步往前院走去,见到卫安忙问道:“王爷可在府里?”

卫安点头,笑道:“王爷在畔水小筑呢,妈妈这样急匆匆地可是出了什么事?莫不是孙侧妃娘娘又要找王爷去吧?”

钱妈妈苦着脸,“若只是这事倒还好说了,我今儿才发现要送去清河城的礼物压根就没送。”

卫安脸色也大变,“怎么会这样?”

“唉,一言难尽,这事也怪我,算了,我先去王爷请罪去吧。”

畔水小筑是前院湖边一座三阔两耳的屋子,三阔的房间用一面大型的书柜隔成内外两室,西侧外室为书房,东侧内室是寝房,书柜里琳琅满目的书籍整齐有序,黑漆的书案上文房器皿一应俱全,后面墙上挂着大横幅的山水画,雄伟壮观。

钱妈妈进来的时候祁荣正坐在临窗的榻上看书,不远处放着一个火炉,火炉上紫砂壶咕噜咕噜做响不断地往外升腾着水汽,阳光洒下,临窗的白衣书生安静而专注。

听到脚步声,祁荣的视线从书上抬起,“钱妈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