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4页)

不小心让土匪给抢喽。”

庞清忽然叹息道:“秦汉哪,有句话你一定得听。”

秦汉收起嬉笑之色,肃然说道:“庞大哥请讲,小弟听着。”

庞清点点头,沉声道:“秦汉,你是块带兵的好料,六营在你手里,在短短几个月里便从一群农民汉成了一支虎狼之师,这个大家都服气!你以六百步兵消灭长毛五百精骑,又用奇计击溃长毛两千前锋精兵,这些大伙都没话说,说起你的带兵打仗能力,都得伸一下大拇指。”

秦汉默然,知道庞清还有下文。

“可是你不知道,这官场有多难。”庞清摇了摇头,“眼下总督大人是信任你、倚重你,但往后呢?不是我说你,你这行事的作风真的得改改,这样下去,恐怕不是长久之计。塔督台还算不容易了,换别的总督,就这纵兵抢军械库一事,你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是啊,庞大哥说得没错。”乐骁勇脸上也浮起深思之色,“替朝廷效力,除了要会带兵打仗,还得懂得为官之道啊,否则……掉脑袋了还是稀里糊涂的。”

秦汉挺直身躯,向庞清和乐骁勇抱拳一辑,沉声道:“小弟在此谢过两位大哥的教诲,小弟一定谨记在心,往后一定注意。”

但在心里,秦汉却是淡淡一笑,庞清和乐骁勇的好意他是心领了。身为未来人,他岂能不知满清官场的黑暗?绿营的腐败较之官场亦不稍逊。秦汉之所以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长远打算,绿营,无论怎么整编,终究只能是绿营!秦汉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替大清朝踏踏实实地效力,更没想过要替爱新觉罗整编一支骁勇善战的绿营军。

腐朽的满清王朝终究要结束他的生命,秦汉从没想过要逆天改变历史大势。

***

鄂州城。

虽然刚刚经历了刀兵之灾,先后几易其主,太平军和清军在这里反复争夺,但这也就影响了一些大户人家的营生,对于生活在最低层的穷苦百姓,却根本没什么影响。太平军的到来,轰走了平时作威作福的地主老爷,百姓们没了压力,生活反而更好了,所以,这集市看起来甚至反常地兴旺许多……

太平天国从举事开始,就十分看重对穷苦百姓的拉拢,洪秀全的第一批教民就是最苦最穷的紫荆山烧炭人。所以,太平军每到一地,必然要血洗地主富户,救济穷苦百姓。这一举措深得穷苦百姓的拥护,这也是太平天国能在短短几年间,割据江南的最主要原因。

应该说,太平军和普通市井百姓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

但凡事有利必有其弊,秦汉就利用了太平军的这个弱点,让狗娃妆扮成普通百姓,大摇大摆地出入太平军控制区,刺探军情。他虽然进不了戒备森严的军营,但到军营附近转转还是绰绰有余的。

狗娃捏着两个包子,走进一条幽静的小巷,两个衣着破烂的小乞丐已经在那里等着他了。

“城里的黄顶帐子少了许多,只剩下一百顶都不到了。”

“今天一大早,有许多人拿着刀枪出了城,那队伍足足走了半天,得有好几千人。”

两名小乞丐一见狗娃,便迫不及待上来报告,两双眼睛却是贼溜溜地盯着他手里的包子。

“行了,拿去吧。”狗娃把两只包子分给两名小乞丐。

得了消息,狗娃立即出了鄂州城,准备将最新的情报送到秦汉大营。

在出城门的时候,把门的太平军伍长忽然皱紧了眉头,向身边的士兵道:“奇怪,这人怎么瞧着有些眼熟啊,好像在哪里见过?”

那士兵道:“这有啥奇怪,这样的人在城里到处都是,看上去个个都差不多。”

“不对。”伍长摇头道,“不对,这人我肯定见过,但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他。”

“得,我把那小子叫过来,问问不就什么都知道了?”

第十四章 酒肉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秦汉大步来到校场上,等待楚勇和六营将士返回。

秦汉对六营将士有绝对的信心,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都是这样练过来的,体弱的都已经淘汰回家了,这留下来的个个都是精兵,没理由不赢。

结果不出意料,六营将士全部在预定时间里返回校场,而楚勇两千余人,还有一百余人落后,未能在预定时间返回校场,还有几个人虽然咬紧牙关返回了校场,却已经累得虚脱,还没来得及列队便已经瘫倒在地。

秦汉嘴上不说,但心里承认,楚勇果然不是一般的绿营军队,还是有一定实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