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上,眼前一片红,什么也看不到。

赵如意只抓紧了宝瓶,被人牵来牵去,她只能看到自己的衣服,自己的鞋子,不知道是不是什么也看不到的缘故,她觉得每一步都走得特别不实在,有点晕乎乎的,连走到哪里了也不知道,直到安郡王亲自伸手来扶她了,赵如意才有了一点儿心定的感觉。

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在她觉得不□□稳的时候,寻找安郡王成了下意识的事。

大约是因为他一遍又一遍的说:有事就来找我。

说的多了,就好像成了一个事实,似乎从来就是这样,根本不需要探究原因。

喜娘在旁边说:“郡王爷让我们来扶新娘子。”

赵如意下意识抓紧了他。

所以安郡王不放了,喜娘也不敢说第二次,只能看着安郡王亲自把赵如意扶到前头,赵家三少爷才把妹妹背出门,送到凤辇前。

外头围观人群的议论声大了起来,吹打鼓乐声也大了起来,安郡王上马,带着自己的新娘子回家去。

安郡王名动京城,自有无数传说,几乎人人都听过,到底皇室和权贵的八卦是谁都有兴趣的,不过平民百姓见过安郡王的却不多,难得这一次成亲,算是跨马游街,不少人才第一次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纨绔霸王,穿着大红喜服,却是极为英俊,身量高大,骑着白马,英武不凡,看着一点儿也不像是纨绔,反倒像是威武的大将军。

街两边的平民百姓纷纷低声夸赞着,十里红妆,迎亲的排场,俊美的郡王爷,这位郡王妃真是叫人羡慕啊。

在公主府,夸赞声就不是小声议论了,都是当面夸奖,新娘子看不到脸,那就多半夸的都是新郎官的英俊了,连同护国长公主,夸新郎官的时候多半都会说上一句,公主这是该享福了!

这话听得多了,护国长公主在这样大喜的日子里也不由的泪盈于睫,自是想起当年英武的驸马,二十多年了,他在她的回忆中,永远是那么年轻英俊。

到了公主府,安郡王跳下马来,他身高腿长,比喜娘动作快,两步就跨到车辇跟前,伸手去接赵如意,喜娘连忙追在后头递红绸:“郡王爷,喜绸。”

安郡王直到接了赵如意下来站稳了,才把红巾递到她的手里,已经引起了哄笑,不过安郡王这样的人,哪里在乎这个,反倒还有一分得意洋洋的样子。

拜了天地,送了新人入洞房,赵如意早折腾出了一身汗,头颈僵硬,听着周围的声音都有点不真实似的,安郡王倒是欢喜雀跃的接了金秤挑盖头,然后他就怔了一下。

如意……

安郡王仔细的打量她,看起来是有点像啊。

大约是安郡王打量的时间太长,周围人都哄笑起来:“新娘子太美了,郡王爷都看呆了。”

这洞房里观礼的几乎都是楚家的亲眷,侯宝如也在里头,赵如意目不斜视都听到了她的笑声,喜娘端了交杯酒上来喝,又剪了头发放在荷包里谓之结发,一应流程走完,连赵如意这样大方的人都觉得脸上发热,幸而粉上的厚,又红,完全看不出来。

在这样的时候,赵如意端庄的厉害,安郡王喝完交杯酒,就要出去前院敬酒,据说皇上今日特意打发了跟前伺候的大太监何权来观礼坐席,有皇上这样一个举动,护国长公主府的喜宴热闹非凡,别说平日里走动着的人家和亲戚,就是但凡沾得上边的说得上话的,都来坐席观礼,坐不了席的也都送礼来贺安郡王和嘉宁县主百年好合。

洞房里头本都是楚家女眷,这会儿见安郡王出去了,楚大姑太太善解人意的招呼众人都出去,也好让赵如意能歇一歇。

侯宝如在楚家自是熟识亲戚的,此时笑嘻嘻的撵人道:“明日有的是日子见九姐,这会儿别都在这里闹她了!”

公主府只有公主一个主子,这些日子,筹备安郡王的婚礼,除了礼部和内务府,楚大姑太太带着侯宝如并楚家二太太都在公主府帮忙。

侯宝如也跟赵如意的丫鬟很熟,笑着说:“厨房里先前吩咐过了,这里头礼成就送东西来给九姐用,热水也预备好了,你们赶紧着伺候她。”

丁香连忙道谢,赵如意笑着对侯宝如点头,楚大姑太太往外头一边走一边笑道:“要叫表嫂了。”

从早上四更天折腾到这会儿,整整六个时辰了,赵如意穿的厚实,戴的沉重,被人牵着各种程序,整个人都僵住了,这会儿人都走完了,丁香连忙关了门,云实莲心从衣服箱子里取了衣服来伺候赵如意换衣服,又取下凤冠来梳头,赵如意哎哟一声动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