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万通阴着脸:“什么时候搭上线不重要,怀恩那老家伙一心向着太子,若是汪直再倒向他们,那太子可真是如虎添翼了!大同那边到底什么情况,咱们必须得想个法子了,等他又立了军功回来,还有西厂在手,只怕更难对付!”

他说罢,又望向在座诸人:“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彭华想了想:“听说这些日子,大同战事颇有些不顺,他估计一时半会也回不来,不如找两个言官上疏列数西厂之罪,先罢了西厂,断他一条臂膀!”

这在场众人,要说最讨厌汪直,巴不得他死的,除了万通之外,还有一个人。

只见尚铭阴阴一笑:“我还有一个更好的法子,直接一箭三雕,把万公看不顺眼的人,通通除了去!”

另外一边,唐泛自然不知道有人正酝酿着一场很可能波及到他的阴谋。

宴会散了之后,连着几天他去都察院上班,都听见同僚在谈论这场寿宴,而唐泛在筵席上,先是为老师解围,而后又机智地应对了万通故意刁难他的问题,果然如同谢迁所说,又扬了一回名,连带着都察院里同僚们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大家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对万通这种人,大都是不以为然的,唐泛做到了他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他们对唐泛自然也多了几分佩服。

再加上唐泛的老师也坐镇着都察院,所以唐泛如今在都察院的待遇,那与在刑部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了,这种始料不及的待遇,令他很是啼笑皆非。

抛开这些朝堂上的纷纷扰扰,唐泛的生活较之以前,不仅规律了许多,而且悠然惬意。

唐瑜母子安顿下来之后,贺澄的读书问题也被提上了日程。

唐泛自己就是金榜传胪,拿来教外甥当然绰绰有余,可问题是他有官职在身,没那个时间,只好从外面请了一位先生。

对方是个落第举子,功名比贺霖还高,却没有贺霖的清高,他准备在京城住到下回会试,肯定就需要银子,能够到大户人家里教子弟念书,算是十分体面的工作了。

唐泛与唐瑜商量了一下,便将这位柯先生留下来,奉以丰厚的束脩,让他教贺澄与阿冬一道念书。

贺澄是个性格温顺柔和的孩子,本来就很喜欢念书,但对阿冬来说,读书可就是一个苦差事了,先前没有贺澄在,没个对比,她也得过且过,能识文断字便算过关了,如今贺澄一来,又有了先生,还有长姐监督,自然不容得她再逃避。

所幸唐泛与唐瑜对她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够写写调理通顺的文章便可,不像贺澄那样将来是要考功名的,自然要比阿冬严格十倍来要求。

不过为了改掉贺澄在贺家养成的性子,免得他长大成人以后变得优柔寡断,唐泛便与隋州说了一声,每十日就将他送到北镇抚司的校场,跟着那帮锦衣卫一道扎马步,俯卧撑。

贺澄哪里受得了,一开始就被操练得泪眼汪汪,甭提多可怜了,唐瑜见了心疼不已,私底下还悄悄问唐泛能否让他免了这样的折磨。

唐泛理解姐姐的慈母心肠,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对姐姐讲了一番道理,又拿姐夫贺霖出来作比较,说贺霖就是自小过得太平顺,缺乏磋磨,以至于乍然受挫就一蹶不振。

听了这话,唐瑜沉思半晌,狠下心决定不再过问。

对阿冬这种喜欢练武的小姑娘而言,北镇抚司校场却是个再合适不过的地方,她虽然因为年纪太小,终究无法与成年人一道操练,饶是如此,她的练习强度也已经比贺澄高得多。

有了这位小姨母的比较和榜样,贺澄的好胜心也被激发出来,有时候没去校场,晨起也会在院子里打一套拳法,日复一日下来,不仅身体蹭蹭地抽条,连带气色精神也比之前在贺家时不知好了多少。

唐瑜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越发觉得自己将姐姐与他一并带出来,是个十分正确的决定。

要说唐瑜在京城,除了忙生意之外,其实也不寂寞,在唐泛他们回到京城之后不久,严礼很快就准备好三书六聘,将贺家八姑娘给迎娶进门,过上了和和美美的小日子。

贺八姑娘在京城除了唐瑜之外,也没有别的亲人了,原本关系平平的姑嫂二人反倒走得近起来,唐瑜发现以往很少来往得贺八其实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姑娘,譬如说她虽然在贺家父亲与嫡母面前作出一副娇羞柔顺的模样,私底下却泼辣直爽,又驭夫有道,这一嫁入严家,便将严礼驯得服服帖帖,听话无比。

家里有个女人打理,生活终究是不一样的,正如贺八之于严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