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 (第2/4页)

堪残�恕@蠲骱椭鼙壤�⑺翁纬酝炅朔梗�土熳盘卣蕉釉被氐酱�希�咽匚来�坏暮M饴霉俦�涣讼吕矗�诹剿掖�鲜匾埂�

他们在岸上买了些下酒菜,李明拿出了两瓶酒,三人就在甲板上喝了起来。周比利的酒量在公司也算是有些名声,虽然他从不拼酒,但却从来都是没差过别人的酒,而且没人看到他有醉过。

宋涛举起酒杯喝了一口,抹了把嘴,然后皱着眉头道:“河套根据地想通过黄河来运送物资,现在看来是指望不上了。光是这个壶口瀑布,就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李明无所谓的笑了下道:“来之前我们已经预料到了,黄河水道无法大规模保障根据地所需的物资,我们河套根据地,就只好靠山西的那些汉奸晋商家里的存粮和金银,来满足我们初期的基础建设。我们再向北继续航行一段,考察下黄河各个河段的情况,然后就登岸去那几个汉奸晋商聚集的榆次、太谷、平遥、介休、平阳等地详细的侦查一番。老周,你们情报部一定要把这些汉奸晋商的情况,给我弄个底儿掉,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根据地初期建设的大事。”(未完待续。)

第六百八十二章新的想法

周比利轻轻的笑了一下:“你们放心,我会亲自负责这件事。在你们行动之前,这八家晋商所有的情报,都能实时的传达给河套根据地。”

李明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你跟我说的那个计划,这几天我想了下,还是很有想法的。你尽快制定一个完善的计划,我年底前回辽东的时候带回去,和公司董事局的几个常委专门研究一下。我自从见过那些流民首领以后,对他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我们指望不上这帮家伙。”

宋涛听得一愣,连忙急着问道:“你们说的是什么计划?”

听了周比利的一番解释,宋涛一拍大腿,极其兴奋的说道:“老周,你的这个想法好,若是我们远东军披上一身流民的皮,那整个中原还不任我们驰骋。这也给了我们远东进入大明的机会,完全可以学太祖,玩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把大明慢慢的吞噬掉。”

李明摇了摇头道:“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大明太大了,地方势力也不是那么好瓦解的。我们只能先从一些老旧边荒地区开始,利用流民军的旗号逐步的向南蚕食。”

周比利也点头道:“我一直在思考从哪里做为我们的突破口,最后我还是找到了一个地方。”

李明想了下,然后笑着道:“你说的那个地方,应该是宁夏镇吧。”

周比利转过身,让情报部的特工人员拿过来一幅地图,然后铺在了甲板上,借着灯光指着地图的一个地方说道:“对,就是宁夏镇,那里地处大明西北边荒,河套根据地完成基础建设之后,河套根据地就可以借助黄河水道向南发展,利用我们控制的流民军拿下宁夏军镇。

宁夏属古雍州之北境,其地背山面河,四塞险固。自古为诸夏藩屏,成为中原农业文化与塞外草原游牧文化的交界地。“镇城所据,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从形势讲,就是凭借“黄河绕其东,贺兰耸其西,西北以山为固,东南以河为险”的天然屏障来抗衡的。

在军事上极为有利,历史上始终是兵家争取之地。尤其是明代的宁夏,战略地位更显得重要。明代的宁夏镇,东线南北数百里长的黄河天险虽仍在发挥作用,但横亘宁夏镇西北的贺兰山在军事上发挥着比原来更大的作用。

明朝放弃河套平原,退守宁夏之后,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宁夏镇特别是黄河以东地势较为开阔的盐池、灵武一带首当其冲。成为蒙古部南下的突破口。曾有“关中之屏蔽,河陇之上噤喉”的说法。而且俗称“西套”的银州平原,在现代社会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

银州平原南北长约320公里,东西宽约1050公里,总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它是由黄河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虽处于温带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黄河年均过境水量极为充沛。

再加上年三千小时的日照时数,光、热、水、土等农业自然资源配合良好,为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银川附近遍布的湖沼是宁夏的水产基地,而贺兰山前广袤的草场,则是宁夏滩羊的重要产区。”

李明皱着眉头凝重的说道:“这个地方好是好,但大明若是失去了宁夏镇,肯定会大受震动,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派兵来攻打吧。这样一来,可能就会影响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