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部分 (第2/4页)

来了精神,满脸期盼的看着高建国,现在远东粮食已经见底儿了,印度战区的缴获就变得尤为重要,就算再少,但总能解决一下燃眉之急吧。

高建国沉声说道:“此次印度战役缴获的情况还算不错,战利品包括粮食、棉花、布匹和毛毯等物资。其中粮食的数量最多,目前还在进行战利品的最后统计,这几天就能有确切的数字传回公司。”

大家一听顿时就急了,你特么一惊一乍的还有完没完,把大家的胃口吊起来了,你特么一句没有统计就完了,把我们弄得心里刺挠的难受,有意思吗?

有人实在受不了,就急着问道:“难道老乔他们就没一个大略的数字吗?”

高建国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这个,真没有……”

大家这次再也不对高建国抱什么希望了,这货今天就是耍着大伙玩呢,也不知道平日里那个黑面神今天是怎么了,跟抽风了似的。

“也不是完全没有,孟加拉地区的粮食已经做了初步的统计……”

这次大家真的没人搭理他了,干脆也不听高建国在那里扯淡了,各自和身边的人相互聊着,相互研究着如何解决公司目前的困境。仅孟加拉一个地区的才能缴获多少粮食,还是等几天后确切数字传过来再说吧。

高建国发现大家都不搭理他了,顿时感到非常的扫兴,只好大声的喊道:“据老乔他们大略的估计,仅孟加拉地区缴获的粮食,就已经足够我们今年接收的两百多万流民一年所需的粮食了。”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有些不太相信,你特么还有完没完,那大家伙涮来涮去,就这么有意思吗。仅孟加拉地区缴获的粮食,就能解决远东目前的困境,这不是扯淡吗,怎么可能啊。

高建国这一次倒是不敢再逗大家了,连忙把乔海鹏的电报递给了王和,正色道:“这是老乔刚刚发给我的电报,你们不信可以自己看啊。”

王和一把夺过高建国手中的电报,迅速的看了起来。还没看完呢,就被旁边的胡伟抢了过去。王和长长的出了口气,将身体向椅背上靠了靠,摆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啪”的一声。

就见胡伟猛的朝桌子上拍了一下,把会议室里的各位委员吓了一大跳,怎么工作狂也跟着一起抽风了。

只见胡伟哈哈大笑道:“我们有粮食了,哈哈……我们特么有粮食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八十四章没想到啊,没想到

会议室里的各位委员听到胡伟的话,全都惊呆了,虽然他们感觉不可思议,但还是大声的欢呼了起来。大家兴奋的传阅着乔海鹏发来的电报,原本气氛压抑的会议室,现在变得极为欢乐。

虽然乔海鹏电报里只是印度战区大略估计的数字,但大家非常清楚,预估的数字往往都是非常保守,最后统计的确切数字肯定要大大高于预估的数字。

远东苦逼了两年多,被粮食逼得都快疯了。每年拼了命的四处弄粮食,到暹罗和南洋各地敲诈勒索,甚至不惜让远东军出兵日本、朝鲜和印度,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即便如此,公司每年的粮食储备依然非常紧张,远东公司的众人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头发都愁白了,可是依然没什么卵用,粮食刚进仓库,还没捂热乎呢,瞬间就见了底儿。

本来今年公司还寄望于辽东、外东北各地的秋收能像以往一样能取得丰收,可是没想到今年远东却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旱灾。

这回总算轻松下来了,仅孟加拉地区的缴获,就能满足远东今年两百万流民一年的消耗,这特么也太给力了。而且这还不算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和印度沿海地区的缴获,那也都是历史上印度的产粮基地啊。

大家在高兴的同时,心里也都是非常疑惑,阿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富裕了。记得现代社会的时候,阿三就从来没有这么阔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满街的各种翔、各种牛,以及那条恶心到极致的圣河。

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个时代的阿三还是个土豪。

而且据乔海鹏说印度的纺织业也很发达,缴获的棉花和各种纺织品堆积如山,沿海的各个港口都快堆不下了,这也是远东目前急需的物资。每年公司接收两百多万流民,需要大量的布匹和棉花。还有大量的地毯和毛毯,你说印度那里热的天天都光着屁%股,要毛毯和地毯干毛啊。

反正不管怎么说,只要粮食问题解决了,那远东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了。

流民的衣食住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