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部分 (第2/4页)

远东军的那些蒙古人还要疯狂,甚至很多大贵族都死在他们的手里。

对于这些欧洲各地的走狗、带路党,等到欧洲战役结束以后,远东公司会根据这些人的战功,对他们进行分封,将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选侯国、公国、侯国彻底拆散,弄成一个个骑士领地,安置这些小贵族。

得到了远东军的许诺,这些投靠远东军的小贵族全都欣喜若狂,也开始四处招揽散布在各地的欧洲溃军和雇佣兵,组成自己的武装力量,死心塌地的甘当远东军的走狗。

未来不但是神圣罗马帝国,远东公司对巴尔干半岛各个国家,还有英国、荷兰、法兰西、西班牙和瑞典等欧洲大国,也会采取这样政策。

远东公司在巴尔干半岛俘虏了数万名骑兵,如今他们正在乌克兰接受远东军的训练。以后远东军也会让他们跟随远东军征服巴尔干半岛。

若是远东军在欧洲达成了这样的设想,那也会欧洲要多乱就特么有多乱。肯定会演变为自相残杀的局面,彻底回复到中世纪时代。

远东军西部战区横扫了神圣罗马帝国,并攻克了大部分主要城市,三个兵团的主力骑兵部队,一直杀到了尼德兰地区、法兰西王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边境地区,部队才停下来开始短暂修整。

西部战区之所以停下了进攻的步伐,主要原因是战区司令部接到了情报部欧洲分部的电报,远东联合舰队即将抵达欧洲沿海,李明和宋涛经过研究,决定让部队暂时休整,等待远东联合舰队的到来。

毕竟接下来的西班牙、威尼斯、法国和荷兰等国都是欧洲的海上强国,如果能得到远东联合舰队的配合,将会取得更大的战果。

而且远东军西部战区三个兵团,连日来一直在连续作战,官兵们的体力和精神已经接近极限,也需要适当的休整。

而且主力部队的突击速度实在太快,与后方的蒙古预备役民兵旅和蒙古游牧支队之间,战线拉得过长,战区司令部认为应该重新部署一番。

趁着这段时间的休整,让部队得到充分的后勤补给,更换一下战马,让部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他们可够快的啊

科隆,位于欧洲最美丽最重要的水道莱茵河畔。为德意志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人口大约有十万人,甚至超过当时的巴黎和伦敦。

因为地处南北水路和东西大道的要冲,又是朝圣要道,各地的船只车马都从这里经过,八方货物也在这里集散,也让科隆自古以来就是欧洲的重要商业城市。

中世纪时期,南来北往的货物必须在科隆转运,科隆商人们享有优先购买的权利。科隆商人奔走于整个欧洲,东到俄罗斯,西到伦敦,做着纺织品、武器、烟草和葡萄酒的生意。

十二世纪后,科隆的贸易、手工业快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随着经济势力的增强,科隆的富商和手工业行会逐渐取得了城市管理权。所以科隆城内有着大量的商人和手工业者,属于德意志地区,甚至整个欧洲都是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李明和宋涛在一帮警卫的护卫下,在科隆城的街头漫步而行。此时大批蒙古民兵和牧民,正在城内紧张的忙碌,街道两侧停满了装满物资的四轮马车。

科隆不愧是著名的商业名城,做为四挺八达的商品集散地,城内囤积着大量的商品,所以西部战区北方兵团在科隆缴获了大批的物资。

远东军在欧洲战役期间,因为各个参战部队突击的速度太快,战线太长,给后勤物资的补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部队在欧洲一直采用以战养战的策略。

尤其是粮食和战马草料需求最大,几十万人的部队,还有大批的战马,每天耗费的数量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还得尽量依靠缴获当地的物资,缓解越来越严峻的后勤压力。

而且城内有很多工匠和手工业者,他们在整个欧洲都以手艺精湛而闻名。远东公司当然不会放过他们,所以攻陷了科隆以后,在城内进行仔细的甄别,收拢了很多当地的工匠和手工业者。

不光是科隆一城如此,远东军西部战区发动欧洲战役期间,在欧洲各地城镇收拢了大批手艺精湛的工匠和手工业者。

随着远东公司的版图越来越大,公司各个海外控制区技工培训系统培养出来的技工,现在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公司各个海外控制区的需要。

而且公司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中原地区,使得各个海外控制区都极度的缺乏技术工人。如果依靠海外各个自治区自己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