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2/4页)

,没有什么装修,也就是刮个大白,上厕所或是洗漱洗澡什么的,要去十家一个的公共洗澡间,条件确实艰苦了点。主要还是时间太紧了,就这我还是可着一个小工程队,起早贪黑的玩命忙了几个月呢,而且最快也得十月初交房。

这两年大家先将就一下,以后等我们有时间了,再把自己的基建队伍培养起来,我给你们一人建一个海景别墅都行,到时候也弄个全封闭花园别墅小区,再整个高尔夫球场、森林公园什么的。到时候你们一人领着几个妹子,再生一大堆孩子,养一大群猫啊狗啊的宠物,你要是敢养整几只老虎、熊瞎子都行,那小日子得多滋润啊!”

李明被任朝新弄的哭笑不得,他发现任朝新越来越不着调,就连忙岔开这个话题,笑着问道:“教导队和学徒工的住房怎么一直没见你们干啊,那也是不少人啊,还来得及吗?”

任朝新苦笑着道:“原本也想给教导队和学徒工弄个砖混房的,材料还真够。但是时间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也是这种木刻楞了,但是条件就要好太多了。

现在林场已经为他们加工木质构件了,都是精加工的那种,而且每个屋子朝阳的那面,都加了一扇塑钢的大玻璃窗,还铺了原木的地板,屋里的柜子家具什么的也更精细,条件绝对差不了。让战士也先熬几年,以后我们也给部队建一个现代社会那样的军营。”

李明听了任朝新的话,哈哈大笑的道:“那就没问题了,反正现在的条件就是这样,这就已经不错了。我们大家再艰苦奋斗几年,以后就好了。”

任朝新也点了点头道:“谁说不是啊,我在这里干的活,都赶上我以前十年八年干的了,虽然天天累得跟个犊子似的,可我活得还是劲儿劲儿的。我就觉得在这里干的痛快,心也不累,不用天天想那些没用的,也不用算计这个算计那个。看着这里的荒山野岭,被我们大家捣鼓成今天这样,我这心里啊,就别提多痛快了。”

李明和任朝新聊了老半天,才离开了这里,继续沿着金角湾的南岸骑去。沿途到处都是的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农林处为了南岸这两万多亩耕地可是费尽了心思,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从现代社会带来的种子,都是适应东北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种,而且都是经过了大面积使用过多年的成熟品种,为此他们特意来海参崴附近考察了很久,还把小冰河时期气候的各种变化都考虑了进去。

再加上从现代社会弄来的化肥,以及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现在这两万多亩农作物的涨势都不错,尤其是玉米和土豆,连李明这样没干过农活的人,看着都觉得收成不错。

李明随着金角湾的海滩拐向南部,又骑了一会儿,就来到了金角湾入海口附近的一个海湾。这里就是公司将来的水产品加工厂和鲸类加工厂所在地。

现在这里已经建了几座渔船码头,两艘捕鲸船和十艘渔船在外面捕鱼捕鲸都会来这里停泊。这里也设了两个炮位,并且24小时驻守着两艘武装渔船,随时准备出港拦截外来的不明船只。

公司从日本朝鲜抢来的一批木船,林林总总的也有三十几艘,而且还都不小。都被送到了造船厂进行了一番改造,主要是把船上的上层建筑统统拆除,用机械冲压出来的钢制构件,把木船的关键部位都加固了一遍。

船底包覆上了一层铜皮,在船尾安装了两部单缸柴油发动机,虽然在海上仅仅能跑出5、6节的最大航速,但也算是聊胜于无吧。渔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还在船上安装了现代化的拖网。这么一来二去的,远东公司的近海渔船队就这样的诞生了。

下一步正在准备为这些船安装一套三角纵帆,如果试验成功,这些木质渔船摇身一变就会成为几十艘机帆船。这样一来木质渔船队就能跑到更远的海域捕鱼了。

木质渔船的作用还不止这些,平时还会为公司跑短途运输。现在都是坐着这些木质渔船来往于海参崴和俄罗斯岛之间的。甚至在最危机的时候,在这些木船上架上两挺HCBC12。7毫米重机枪,完全可以参加近海巡逻。

海湾最外侧布置了一个双管23毫米高炮炮位,这里驻守着一个班的陆军部战士,负责人是陆军部的梁兴驻。他看到了李明就迎了上来,笑着道:“欢迎领导光临指导,你还从来没来过这里呢。”

李明笑骂道:“少特么扯淡,我想去对面的俄罗斯岛,是不是应该做渔船过去啊?”

梁兴驻点了点头道:“你要去那里啊,找一艘渔船过去吧。那里的环境可真不错,我去了一次都不想回来了。周林在那里干得不错,这才几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