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清点完了人数,汉军突然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

“没看见李敢和他的部署?”秦城和李广听了军士的汇报,顿时惊起。

“先前末将倒是好像看到少将军率人第一波追出去了,当时情况复杂,末将也没有看清,所以没有禀报,现在看到,倒很可能真是少将军。”纪铸刚好要过来汇报救火的情况,听见这个情况便说道。

秦城听了纪铸的话就要招呼马大山过来询问,因为最后追击匈奴是他率队,不过纪铸又补充道:“末将记得少将军是第一波追出去的,并不是和马军侯一道。”

匈奴人先是将领头的骑士护送杀出了重围,之后余下的骑兵殿后了一阵,才突围而去,而马大山正是追着殿后的匈奴骑兵追出去的。要是如纪铸所说,那李敢便是追着那领头的匈奴骑兵出去,也就是说,此时他已经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先后突出去的两队匈奴的包围!

此时夜色正浓,李广心急如焚,却又不能遣大军追出去救,一时矛盾至极。

秦城不忍看到李广这幅模样,便道:“将军勿用担心,属下这便率人去追,救少将军回来!”

秦城说完,便要点人出营,李广一把将他拦下,“李敢不尊军令,擅自出击,就算他死于非命也是他咎由自取,你身为骠骑校尉,怎么能为了他一个小小的队正以身犯险,置大军于不顾?秦郎休要再言!”

秦城知晓李广这番话言不由衷,军中几个高级将领,谁人不知李广宠爱李敢?此时李敢深入险境,李广怎么会不想去救?

“将军此言差矣,少将军不能不救。”秦城道,态度也很坚决,“今日不救少将军,来日其他将领身陷重围,我等又该当如何?救少将军不是将军一人之事,乃是全军之事,这关系到全军的士气。”

秦城说道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刻意加重了语气。

此番大军在小化城驻扎的这几日,匈奴人对周边村镇袭扰不断,大军不出击,军中已经有了怨言,一些普通军士看不到更深的层次去,只知会注重眼下的情况,偏偏秦城又不能将实际打算告知军中。几日下来,军中士气隐隐有了不稳的现象,对汉军的不行动极为不解。其中不乏有人认为这是秦城的软弱和无能,只道他是贻害了百姓和军国大计。

再说李敢虽然是擅自追击,但是说到底此时的汉军军营谁不想去追击?此时要是眼睁睁看着李敢陷入困境而不去救,军心当真是会浮动了!

李广听出了秦城的话外之音,虽然不想因为李敢而给全军造成什么麻烦,但又不得不如此为之,于是道:“即便要去救,我让李虎领人去即可,何须秦郎亲自出面?”

“此行属下非亲自去不可。”秦城道,“与匈奴人周旋了这么久,属下也想去探探匈奴人的虚实,看看他等到底是如何。”

李广沉吟半响,终于答应,“你要带多少人去?”

“属下只需带亲兵队去即可,此番是去救人,人多了反而容易打草惊蛇。”秦城道。

李广还想说什么,终究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拍了拍秦城的肩膀。

秦城带着亲兵队四十余人,趁着夜色奔出军营。

匈奴人逃向了何方,目前还不得而知,但秦城自有办法,亲兵队中不乏善于追踪者,虽然是夜里,总归还是能寻得蛛丝马迹,不说其他,马蹄印就是一个最直观的线索。

这几日远近村镇受袭的情报不断,秦城料想匈奴人还没有聚集到一起,这番出来又是带着精锐的亲兵队,万一遇到什么情况,也能退回去。要不是有这份把握,秦城也不会去救李敢。

秦城心里还是有气的,李敢这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马!”众人奔出去较远的一段距离后,便有军士指着不远处提醒众人。

月色下,草丘上,一匹战马四下了望,孤独低首,发出一声低嘶。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众人奔过去,上了草丘,这才看清了草丘另一侧的景象,一时间所有人脸色无不肃穆。

尸横遍野,无声无息。

躺着的几十具尸首,八成是汉军骑兵。

通过着装辨识得知,这便是李敢带出来的一队骑兵。

不敢点燃火把,众人下马细细查看了一阵,没有发现李敢的尸首。

“头颅和尸体的数目能否对的上?”秦城问道。

“一个不差。”秦庆之应道。

“看来李敢还活着。”柳木道。

“上马!”秦城沉声下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