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一大于二,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刘通做好了接受轰炸的心理准备。

刘通送给阿碧的礼物没有不同,致于赞美之词因有公主在场,就省略了,倒是阿碧自己说还没穿过貂皮大衣,冬天穿着一定好看。公主听到这话对刘通眨眨眼,不过马上又恢复严肃状。东西接收以后,二人对刘通开了个批判会,先让刘通自己认识错误、自我检讨,然后是对他的批判。

阿碧:“你为什么去找番邦的女子呢?”

刘通:“番邦的女子也有好人。”

赵茹:“番邦的女子有什么好?”

刘通:“一时说不清楚。”

二女:“你娶她来,把我们置于何地?”

刘通:“跟原来一样。”

赵茹:“怎么个一样法?”

刘通:“最重要的位置。”

二女:“什么时候娶她过门?”

刘通:“至少二年以后。”二女稍稍放心,随后,问起郡主的详情以及俩人从相识到订亲的过程。听完之后,对郡主失去亲人表示同情,但对番邦女子没过门就跟男方住在一起,又予以声讨。当然,对刘通的行径自然是忿忿不平,并给他扣上花心汉、薄情郎的帽子。有鉴于此,二女对刘通又多了一些限制。她们也不是一味胡搅蛮缠,刘通也没有和稀泥,在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的古代,女子的地位是很低的,刘通现代观念,对女性比较尊重。她们出口胸中恶气,发些怒火,是人之常情,刘通也坦然受之。

次日,刘通参加早朝,安、韬二人列席朝会。此时已是六月中旬,而五月份朝廷有些人事变动,擢郑居中为少保、太宰兼门下侍郎,刘正夫特进、少宰兼中书侍郎,保大军节度使邓洵知枢密院事。

刘通呈上奏折,介绍辽金情况、阐述对应之策。朝中众臣意见不一。蔡京等人主张趁此机会及时出兵北伐,加速辽国的崩溃,早日夺回燕云地区。

宋人自太祖以来,对前朝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国如骨鲠在喉,幽云情节极重。幽云之地,对宋辽都至关重要,谁占据此地,谁就掌握主动,太祖太宗几次用兵,皆铩羽而归,故曾留言,谁夺回该地,封谁为王。因此,赞同早日北伐的朝臣占据大多数。

郑居中等人虽然还是主张休息养民,但对刘通提出先期静观、早作准备、缓期出兵的策略并不反对。这二派的人数相加还是少于激进派,徽宗的心里也是蠢蠢欲动,大有赞同早伐派的趋向。

安尧臣心中焦急,再次强调:“燕云之地,辽国视之为禁脔,契丹不仅驻扎重兵,且据有地利,我朝若是发兵过早,必然两败俱伤。二强相争,女真从中获利,久后成为大宋之患,还需慎之又慎。”

蔡京:“早一日夺回燕云,早一日便宜。幽云十六州的回归,必可大大鼓舞人心。契丹国势衰败,军心不振,有何可惧!”附和声一大片。

徽宗:“燕云之地是我大宋之要害,太祖太宗视之为恨事,如今天赐良机,不可错失,越早拿回越好。军伍粮草及时备好,克日北伐。邓卿,筹集粮草等物需多长时间?”

邓洵:“回皇上,要是一年以内的短期作战,需半年以上的筹备;要是二到三年的作战,一年的筹备还是稍紧;要是超过三年的作战,至少要二年以上的筹备,筹备时间越长越好。”按此说法,仍是晚伐派的主张,徽宗等人又哪里等得。

徽宗:“先作短期筹备,慢慢再筹中长期的。”辽事议完,徽宗问还有何事要奏。

御使章真出班奏曰:“臣有事要奏。”徽宗问是何事。

章真:“刘待制出使契丹期间,擅自跟契丹女子结亲,有伤风化,辱没使节风范。”

徽宗:“德初,令郎的行止你可清楚?”

刘正夫:“犬子此次远行路途遥遥,临行前微臣已告诉他,家事可自行决断,此为权宜变通之道。辽人婚俗,较为简易,犬子跟契丹女子结亲,未曾违背父命。”

徽宗点头,又问刘通:“中明,你说说怎么回事?”

刘通:“辽人习俗与我大宋不同,微臣与契丹郡主相亲是在辽国,此举契合该地风俗,而且事先经由辽皇的允可;再者家父信任微臣,嘱微臣在外可以自主家事,因此微臣斗胆与郡主结亲。若是迎娶,则在我大宋境内,需按大宋规矩办理。”

徽宗:“辽人风俗怪异,刘中明在辽地谈婚,并非在我大宋境内,此前又有父命在身,与我大宋风化无伤。”众臣均想,契丹郡主跟皇上的女儿争驸马爷,皇上不仅不怪,还替他们说话,当真少见,圣眷之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