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养生之道,刘父身体强过从前,看样子能比原来长寿一些。刘老太爷日渐衰老,孙媳妇一回门,心无牵挂,精神还不错,但毕竟年事已高,于次年夏秋之交辞世了。

刘通上任后留心观察,甄选可造之才。与邓洵磋商后,上奏徽宗,经朝堂合议,徽宗最后拍板。蔡京、童贯等人当然要加塞个把人进来,徽宗未驳回,这也是权力均衡的需要年正月高俅任太尉,三月童贯领枢密院之后,人事的后续安排就平分秋色了。

除了人才,刘通对军工科技同样看重。上任不久,首先查阅了仁宗时期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该书共四十卷,乃是大宋机密,藏于枢密院。

书中记录了引火球、蒺藜火药、毒药烟球三种火药配方。配方比率同近代黑色火药相接近,具有爆破、燃烧、烟幕等作用。书中还记载了当时的军用火器,主要是火球和火箭。火球有八种,火箭有二种。

刘通有感于祖先的聪明才智,有着如此良好的基础,却没有发展成枪炮,实在令人惋惜。他将书中所载誊抄熟记,带着一行人前往火器坊。火器坊在郊外山中,有军士把守。坊中人士得悉刘通前来,远至山下迎候。朝中大员、尚书之尊来此荒郊僻壤,那是前所未有之事。

刘通告诉他们往后不可这么隆重,你们常驻山里头,为国操劳,甚至献出生命,有功于社稷黎民,是无名英雄。良言抚慰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刘大人一席话胜过千金,大伙心中温暖。

刘通要到一线制作坊察看,众人不让他涉险,只同意外围远观。刘通说道:“大家放心。你们不让我去看,我放心不下,不看是不回去的,就在这里住下来。”大家拗不过,通知坊间暂停手中的活,做好防范之后,才让刘通过去。

刘通边看边问。察看完毕,又与工匠座谈。技师李公仪、范紫烟、何正城等人均为此道高手,解答了刘通的许多疑问。刘通后世曾与火工材料、鞭炮作业打交道,对火药、炸药的生产和管理有些了解。刘通回去以后整理材料,参详研究,思考改良之策。

七十 运动与娱乐

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带来活力,竞争机制的运用,是人事体制改良的核心。对此,刘通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

一、比武夺帅,逐级报名参赛,通过该级之后,可以进入上一级的角逐;

二、军事理论竞赛,内容包括战略、战役、战术;

三、军事演习,双方将官率兵对抗演习,获胜场次多者晋级;

四、平时考核,考察日常训练、出勤、完成任务的质量。等等。

刘通推出如许举措,整个军营顿时沸腾起来。有人脱颖而出,有人被降级或停止职务,有人欢喜有人忧。何辛、马大刚原为偏将、备将,经过比武、演习、理论竞赛,升为统领;另有一员偏将牛五经,武艺出众,兵法造诣不俗,也晋升统领。原统领米环、杜河、黎金达降为偏将使用,偏将郭安等人降为备将。有相当部分的都尉、牙将之职被士兵或下级将官所取代。每位将官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刘通将人事机制改良方案上报徽宗,徽宗觉得新颖,但要刘通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出乱子,要稳妥;还强调军权仍需集中,不可分散,对朝廷的特别委任也不可随意更改。刘通首先对皇帝和朝廷的任命表示无条件执行,其次对改进后的人事机制的意义作进一步的说明: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此举措,更能够凝聚军心,激励士气,使得皇帝、朝廷指挥将帅更加顺畅如意,将帅指挥士兵更加得心应手。徽宗暗忖,让中明去整顿军伍,咱家没有看错人。

刘通于六月二十入军营,治军二个来月后,军务渐显新貌,自酷暑而至清秋,转眼已是八月中秋。辰时光景,刘通来到练兵场,登上一处高坡,迎着晨曦,望着官兵们矫健的身影,神驰远方。时光匆匆,去年今日在泉州清源山感怀时世,今年今日却在禁军大营厉兵秣马,时光之道万古横流,古今世事多少沧桑。周全、何辛、牛五经等人走过来,见刘通极目远眺,未曾打扰,几人聚在一起,沐浴在晨曦中。

刘通说道:“我大宋若得虎贲之师,黎民振臂,自当肃清四海、横扫八荒,何惧蛮夷凶顽。”众人眼放光芒,充满向往。

牛五经问:“刘大人,你说咱们能不能收复燕云?”

刘通:“收复不难,守成难。”

周全:“此话何解?”

刘通:“到时自然知晓。”这里是大宋京城,不宜多说。众人见刘通语义沉重,没再追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