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以宋国目前的状况,不变法能行吗?当然不行。百姓是反对变法的吗?当然不是,他们是真心希望变法的。越变越好,大家就欢迎,越变越糟糕,当然遭到反对。以往的变法刺伤了人心,咱们可以不提变法。实际上,我们现在是改制维新,改掉旧的弊制,代之以新的机制,叫改制或改革更为贴切。”

户部刘仲偃:“换个提法好,百姓对变法心有余悸,改革改革,改制革新,我赞成改革的提法。”大伙觉得还是换个提法比较好。

刑部徐徽言:“咱们已经改了一些,还有哪些方面要改,具体怎么改?从何处改起,是政制先改,还是军制先改,抑或二者并举?”

刘通:“这里拟了一个纲要,请大家参详参详,回去再斟酌一下,过二天咱们再议。”

纲要内容如下:

一、进一步废止旧制,巩固新的政制。

确立平民制度,国民分为皇族、士族、平民三种身份,任何一个国民首先具有平民身份,适度降低等级界限,废除奴隶制度。皇族享受特殊照顾的人数应予固定,不得随意扩大。按人口比例和经济发展程度核定官员人数。

二、发展新经济。

宣布土地的最终所有权归朝廷,确认土地的私有权,允许土地转让和买卖。朝廷只能赏赐无主之地给领主,赏赐的最大面积应予限制。按土地价格为准,向土地的拥有者征收3%的土地税。

加大先进科技的投入,促进和保护工商业的发展,解除私人冶矿的禁令(金矿、银矿除外),官府筹集商业基金,鼓励扶持私人作坊和企业。限定和减少官营商品的种类。

取消纸币,以金银作货币。固定商品税率,核定税收站点的分布和数量,不得任意更改和扩大。促进国内贸易,拓展国外市场,增加外贸出口。以政治、军事和文化作后盾,支持经济的向外扩张。

三、倡导科学,发展新的文化事业。

四、建设新军队。

纲要分发到每人的手上,邓肃作简略说明:“改制是裁撤冗员,将冗制删繁就简,转变衙门的萎靡之气,加快办事速度。目的是保障农桑,促进工商业,加快经济发展。”受刘通的影响,西北人士对新名词已经有所熟稔。

纲要中的许多措施,已经在西北实行,现在把它明确下来,将来推向全国。在封建势力异常顽固的古代中国,要作深度的改革是不现实的,目前的这个程度能够完成就很不错了。经过斟酌合议,增删补益之后,一些制度得到强化,一些被削弱。一个有利的条件是,宋朝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对外贸易开始兴盛,促进工商业发展所受的阻力相对较小。

新政的施行并非一帆风顺,赵氏贵族反对最烈。分封长安的王爷赵倚,鼓动太原的王爷赵卫,暗通沂王赵萼,串联保守派,大肆攻击新政。赵构在远方竭力声援,发檄文挞伐。反对者的言词上纲上线,甚为激烈,骂刘通擅改祖制,舍本逐末,僭越僭位,是大奸雄,国贼,人人皆可诛之。

长安的赵倚扇动周边的部分保守派军将,私通河南、关中的叛贼李昱、史斌等人,欲图聚众进攻长安。赵倚等人的举动早在情报人员的监视之下,对于这种骚乱,当然要坚决打下去。元帅府立马撤掉附逆的军将,长安留守唐重、晋南镇守花荣很快就将关中贼史斌、京东贼李昱二支乌合之众剿灭。赵倚削籍为民,以叛逆罪处斩,赵卫暗通叛贼,贬为平民。

刘通军权在手,周围是一帮铁杆志士,又有广大民众和工商业者作后盾,还有有识之士的支持,反对派最终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除了赵倚的叛乱,也有一些地方官吏趁机中饱私囊。原熙河都统焦安节,入股多处冶矿业,有的是入干股,有的是象征性出小股,却是照样分红取利。不久又指使地痞到矿场闹事,把其他业主挤走,霸占几家产业。事主告到太原,焦安节畏罪挟款潜逃至西夏,西北军派出特种兵将其抓捕回国,明正典刑。原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则是阳奉阴违,私设关卡,擅提税率,截留私分。监察御使查明其不法后,撤职查办,抄没家产,按律惩处。

五三 齐州才女在青州

年六月,岳飞二千人马从梁山东出,过东平、泰安,进入莱芜。在莱芜、博山二地选了几处秘密基地炼铁,在新泰选了候备基地。基地所炼的是初铁和精铁,而不是钢,在这里炼钢,一是条件不够,二是战争的危险性比较大。宋忠领一千兵留在莱芜、博山,负责守卫,同时在周边地区组织群众,进行练兵和生产。

岳飞、公孙胜率部北上青州,在淄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