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花颜瞧着这姿态,想着自从西南一行回来,云迟的威仪似乎更甚了。她对那让路的车夫笑了笑,然后赶着马车继续向前走。

那车夫没觉得小忠子换了一个人,在东宫的马车过去后,赶着车跟在后面。

车内,赵宰辅说,“今日太子殿下不知何故似比平日晚了些,稍后你去找小忠子探探口风。”

车夫立即说,“小忠子公公嘴巴严实得很,怕是不会告诉奴才。”

“无碍,你只管探探口风,听听小忠子会说什么,我自有判断。”赵宰辅道。

车夫应是。

东宫的马车来到宫门,已经有许多车马到了,排了长长的一队。文官下轿,五官下马,但是身为太子的云迟例外,马车径直驶进了宫门内。

花颜抬头望了一眼宫门,垂下眼帘,坐着马车进了皇宫。

马车径直来到金殿外,花颜勒住马缰绳,下了马车,有侍者连忙将马牵去了一旁,花颜撑着伞,接云迟下车。

云迟下马车,瞧着她,对她,低声说,“往日,小忠子都随我进去,就站在我身侧,接奏折,你该不会胆怯的。”

花颜点头,微微低低地笑着说,“太子殿下放心好了!”

云迟颔首,笑着进了金殿。

花颜跟在云迟身后,亦步亦趋,学着小忠子的神态模样,也进了金殿。

金殿内,两侧已经站了文武百官,除了今日晚了的云迟和赵宰辅外,都已经到了,正聚在一起闲谈,听闻内侍喊了一声“太子殿下驾到!”,都连忙各归各位,整齐而立。

花颜听到早先里面闹哄哄一片,待云迟迈进门槛,鸦雀无声,不由得想着,太子殿下好威仪啊!古往今来,不曾有谁如他一般,还未称帝,便威震朝野。

------题外话------

谢谢大家的月票,听了一天课后也不去耍,乖乖码字~

这个月忙的昏天暗地还能不断更,简直就是奇迹!

手里还有月票的宝贝们,别留着了,快快,你上月票,我琢磨近期就红罗帐暖O(∩_∩)O~

第六十五章 (一更)

因今年雨水多,早朝上,依旧议论的是川河谷一带的水患问题。

上一次水患后赈灾之事,云迟在京城调控了一半,因为西南境地出事儿,剩下的事务他便交给了别人,因他不在京城,早先议定对川河谷一带兴修水利以及治水方案,也因他在西南,路途遥远,不好掌控,而耽搁了下来。

如今,他回到京城,川河谷一带的水患治理问题,又重新提上了日程。

因还是初步方案,所以,还待商酌修改。

花颜听着朝事儿,你一言我一语,不见什么真正的有效的法子,渐渐地犯了困,见大臣们没有奏折再呈递上来,便悄悄地下了台阶,从后面溜出了议事殿。

云迟眼角余光瞅了她一眼,嘴角微勾。

朝臣们都发现太子殿下今日心情似乎很好,自从西南一趟和临安一趟回来,太子殿下身上便又增了几分威仪,让人在他面前,不敢轻易揣思,而今日,他却一改连日来肃凝着的容色,眉眼破有几分柔和,让整个早朝上哪怕讨论的是严肃的朝事儿,气氛也比往日轻松。

赵宰辅打量着云迟,暗想着东宫是出了什么好事儿?一时间不得其解。

花颜出了金殿后,站在殿门外,看着外面落雨如珠,噼里啪啦地打着地面,连成一线,想着这雨比早先更大了,川河谷一带估计又发水了。

不过这些年,川河谷一带十室九空,不想搬离故土的百姓们都搬去了山上住,鲜少有五年前那样堤坝决堤,大面积的发水,十数万百姓受灾伤亡的情况了。

她正想着,赵宰辅的长随凑过来,笑着打了个千,“小忠子公公!”

花颜转过头,对他还了一礼,叫不上名字,所以就干脆笑着不称呼。

那长随心里惦记着赵宰辅交代的事儿,也没在意,从袖中拿出一物,递给她,悄声说,“我见小公公很喜欢这种把玩件儿,正巧前些日子在市井里巧遇了一个,便想到了小公公,你看看,可如意?”

花颜心思转了转,不接他的东西,也压低了声音,笑着问,“这是什么?”

那人立即打开盒子,“是一件冰晴的玉壶,水头极好,难得一见,尤其是雕工,更是难得,你瞧瞧,这是前朝巧雕大师余华生的手笔。”

花颜闻言伸手接过来,随意地看了看,点头,“不错,还真是余华生的手笔,的确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