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 (第1/4页)

子妃是极心有灵犀的,皇祖母考验这个,难不住我们。”

太后笑呵呵地说,“好好好,哀家吃一次亏就够了,以后不拿这个考你们了。”话落,对他笑着招手,“快坐下,哀家见你都瘦了,川河谷治水一事儿还没定下来吗?”

云迟坐在了花颜身边,微笑着说,“今日早朝已经定下来了。”

周嬷嬷上前斟了一杯茶,不等端过去,花颜伸手端了过来,转手递给了云迟。她做得随意,倒叫周嬷嬷愣了一下。

云迟伸手接过,喝了一口,眉梢眼角都是笑意。

太后明眼看着,面上的笑容也深了深,如今她是经过今日半日与花颜说话,越看花颜越喜欢,她发现花颜没有传言中所说的小世家的小家子气,心胸十分的开阔大气,言谈笑语间妙语如珠,出口成章,眼界十分开阔,有时候她问起某一件事儿的见解,他竟然能够引经据典分毫不输当世大儒,胸有丘壑。

她又惊又讶又暗暗地喜欢不已,早先若是还觉得有不妥帖不如意之处,如今早已经烟消云散了。她自诩做姑娘时,看过无数典籍,学过无数道理,做了皇后太后更是每日习惯要读些书,但是也不及花颜,天下诸事,从她口中说来,比说书先生说的还要好,令人听着便暗暗佩服她年纪轻轻,如此见高识远。

太后笑着说,“定下来让谁去了?”

云迟笑着道,“安书离带着工部的几名官员过去,明日启程。”

太后点头,“我听闻昨日安世子在赵府出了事儿?惊动你去了赵府?什么事儿这般严重?今日一早,安阳王妃竟然拦了出城的赵小姐?”

云迟淡笑,“小事儿,皇祖母不必费神,您身体不好,要静心安养。”

太后一听气笑,转向花颜说,“你看看他,这是嫌弃哀家老呢。”

花颜抿着嘴笑,“太子殿下孝顺,俗话说万事不愁,百岁无忧。”

太后爱听这话,指着花颜笑着说,“就你这张巧嘴啊,真是会哄个人。”话落,对云迟说,“好好,哀家不问就是了。今日儿你就将颜儿留在宁和宫吧,让她陪着哀家。”

云迟摇头,“皇祖母若是喜欢她,明日我再将她带进宫就是了,您总不能扣了她,让孙儿孤枕难眠。”

花颜脸腾地一红,转头瞪了云迟一眼,“说什么呢!也不害臊。”

云迟低笑,“说的是事实。”

太后大笑,伸手指着云迟,“哀家以前可真是没看出来,罢了,罢了,听你的。”

------题外话------

月票,么么

第八十九章 (一更)

御膳房精心做了一大桌子菜,送到了宁和宫。

云迟陪着太后和花颜用了午膳后,坐在宁和宫里不走,等着太后松口,让他带走花颜。

太后本来还想留花颜再说话,一见云迟的做派,只能笑着作罢,摆手,“行了,哀家算是看出来了,哀家不放人,你也耗在这里了。你们赶紧走吧,你们走了,哀家也好歇着。”

云迟闻言笑着起身,“皇祖母累了半日,是该赶紧午睡了。”

太后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哀家其实一点儿也不累,精神得很。”

云迟微笑,“皇祖母与太子妃说话的时间多得是,来日方长。”

太后笑哼了一声,对花颜说,“外面下了几日的雨了,寒气重。”说完,对周嬷嬷说,“去拿一件披风来,给太子妃披上,这般清瘦,也要好好地仔细照看着。”

周嬷嬷应是,连忙取了一件崭新的披风给了花颜。

花颜伸手接过,披在了身上,笑着道谢,“多谢太后。”

太后摆摆手,“路滑,小心些。”

云迟笑着牵了花颜的手,一起撑着伞出了宁和宫。

二人离开后,太后探头往窗外瞅,面上带着笑意说,“真是般配。”

周嬷嬷笑呵呵地说,“可不是吗?老奴一辈子,从来没见过太子殿下和太子妃站在一起这样般配的人,真是天作地设的一对。”

太后连连点头,“哀家今日方才知晓,花颜真是不错,不说赵府小姐差她一截,这京城里的闺秀,怕是没一个能比得上她的。”

周嬷嬷笑着说,“依老奴看来,太子妃也是个知礼守礼的,这半日来,真没半分逾矩。”

太后感慨,“哀家本想着为了太子,她有什么不妥之处,哀家要忍着多包容些,慢慢教导。如今这一看啊,倒是都不必了。哀家与她半日后,也是受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