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部分 (第1/4页)

在云迟没回来之前,他不能倒下,他不能做一个没用的父亲,没用的君主。

今日,就在他受不住了想给云迟去一封信时,琢磨再三,还是按脉住了,他怕坏了事儿。怕云迟身子没好,怕京城因为他这个小动作被背后之人查到消息,走漏风声,乱起来。

就在他一阵阵长叹时,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他蹙眉,问,“外面何人?”

王公公探头向外看了一眼,顿时睁大了眼睛,惊讶地说,“皇……皇上,是……是太子殿下……”

突然见到云迟从外面匆匆而来,着实不得不让他惊了一跳,而且云迟步履匆匆,冒着风雪,一看就像是奔波回来的模样。

他心中惊异,难道太子殿下一直没在正殿,半壁山清水寺的德远大师和主持方丈做法是假的?太子殿下根本就没有病入膏肓?根本就是离开了东宫离开了京城,以此做掩护去了外地?

那么太子殿下的病体是怎么回事儿?难道太医院的太医们诊治的是假的?难道武威候府的孙大夫诊脉也是假的?根本就没有油尽灯枯?

他百思不得其解。

“什么?”皇帝腾地站起身,几乎惊喜的声音发颤,“你说什么?太子回来了?”

王公公看着皇帝这样,显然,是知道太子离京的,他没想到这么多年,他竟然不得皇上信任,他垂下头,“是,皇上,是太子殿下,奴才没看错……”

他话音未落,皇帝已冲出了房门,应了出去。

云迟走到门口,刚要迈上台阶,便见皇帝从里屋冲了出来,一身单衣,连件外衣都没披,满脸喜色,他微微地露出笑意,快走了两步,上了台阶,一把扶住皇帝,“父皇,儿臣回来了。”

皇帝见真的是他,大喜,紧紧地攥住他的胳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话落,红了眼圈,“可是没事了?病好了?”不等云迟回话,又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自问自答地说,“你这样子,可见是好了。”

云迟点头,“回父皇,儿臣好了。屋外天寒,我们回屋说。”

皇帝连连颔首,由云迟扶着,进了屋。

王公公跪地给云迟请安,“太子殿下万安。”

云迟看了王公公一眼,摆手,温声道,“公公请起。”话落,扶着皇帝进了里屋。

皇帝坐下身,依旧激动不已,“颜丫头真是伤重?她如今怎样了?”

云迟也坐下身,点头,“她重伤险些丢命,如今幸好化险为夷。”

皇帝大惊,“果然是因她,她怎么伤重的?”

云迟叹了口气,简略地将北地发生的事情与皇帝说了,花颜是为了他,为了北地的百姓。

皇帝听罢,也是激愤不已,一拍桌案道,“贼子灭绝人性,颜丫头不愧是你选中的太子妃。好啊!天下女子,羞煞于她,皆不及尔。”

第六十七章 (一更)

皇帝的这一句评价,是对花颜最高的评价了。

云迟看着皇帝微笑,“父皇的这一句话,一定要让史官记上一笔,将来千载流传。”

皇帝点头,十分痛快,“赶明儿朕就让人记上。”

云迟笑着颔首,“是该记上,南楚江山有她,儿臣有她,是江山万民之幸,是儿臣之幸。”

皇帝感慨地赞同,谁能想到西南境地提前被云迟五年收复,是因为花颜相助?谁能想到北地大乱地下城藏着瘟疫之源三十万兵马差点儿毁了整个北地,是因为花颜救了北地?

她不要名不要利,只因为太子妃的身份,便做了这么多,多到自己重伤,险些性命不保。

他看着云迟,“眼光不错,朕如今终于明白你为何非她不娶了?”

云迟淡淡地笑,“五年前,川河谷水患,临安花家动用了上百粮仓无数物资救援百姓,儿臣查到了她的身上,自此心慕已久,但是儿臣如今真希望她不那么顾及江山,少受些操劳,也不至于让儿臣觉得自己无用。”

皇帝深深地叹了口气,“迟儿,你是南楚江山的太子,朕对你寄予厚望,朕这一辈子孱弱无能,你母后身子骨生来同样孱弱。你却与朕不同,你文武兼备,给自己选的太子妃亦是有才华本事的大仁大义之人,你当高兴,切不可做如此想法。”

云迟揉揉眉心,“儿臣知道,父皇安心,只要儿臣在一日,一定不让父皇失望,定守好南楚江山。”

皇帝欣慰地点了点头,本来半壁山清水寺的德远大师与主持方丈在说出云迟的病因是因为对花颜感同身受才病入膏肓心脉枯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