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2/4页)

一句也没提起。

初宁疑惑,又怕耽搁了今晚宴请,只好让护卫去工部一趟,把贴子给送过去。

徐砚那头才给太子说过程锦的事回到衙门刚坐下,就看到送来的贴子,听到说是先送到家里,小姑娘看过了让送来的。

他盯着贴子程锦的名字莫名气闷。

他就不信程锦不知道自己今儿要上朝,把贴子送到家里是几个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 徐砚:没事找什么存在感!

程锦:不要说得那么无情嘛,那是人家亲表妹。

初宁:喂,夭夭零么,有人要搞事。对,气着我夫君了,抓他。

第98章

徐砚当晚并没有去赴宴; 在傍晚下衙后直接回了家。

初宁疑惑地迎上前; 一边帮他换朝服一边问:“您是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出去?”

“不去。”他握住小腰为自己解佩绶的手; 顺带引着她解了自己的襟扣。

他手心温热; 两人又挨得近,免不得有更亲密的接触。初宁被他还故意贴着自己闹得脸红; 一把缩开手; 退到后面去给他拿衣裳。

小姑娘害羞,引得徐砚低笑,公务上那些烦心事霎时就消失了。

初宁捧了他家裳穿的衣裳过来,只给他递; 不准备再给他帮忙,在边上闲闲地问道:“怎么不去呢,会不会不太好。”

人家好心致谢,有些不太给面子的感觉。

“宴无好宴,我也不缺他这么个谢字。”徐砚快速穿好衣裳,系上腰带,走到跟前轻轻刮了刮她的鼻梁,尽是对她的宠溺。

初宁向来是听他的; 他不出门在家陪自己,她高兴还不及呢。

她就挽着他的胳膊,与他一同先在炕上坐下; 说起今儿府里发生的事情。

“大嫂支了四百两银子,娘生气了。我看了帐房帐,发现大伯这个月前后共支了有一千三百两; 听娘说是近来要走动,拿去作礼了。”

一千三百两拿去送礼了?

绿裳正好逞了茶上来,徐砚接过,皱眉抿了一口问道:“可有说送哪里去了吗?”

初宁摇摇头:“娘没有说,应该是大伯如今还停在大理寺少卿有关?”

除了走动这个,哪里还需要走动的。

徐砚却是淡淡地说了句:“恐怕不是,那不是千百两就能走出来的人情。何况如今是首辅暂时担着大理寺卿,首辅能收这些银子,这就是贿赂,一般人也不敢收。”

“那是近来朝臣中成亲的或者过寿的人多?”

徐砚摇头,手慢慢摸着杯沿,不知道是在想什么。

初宁见此就把话题再扯回来,说道:“娘后来就喊了大嫂去,我和二嫂避开了,在二嫂那里坐了会,说娘的生辰向来不愿意铺张。今年不是整寿,去年怎么过,今年还怎么过。回来的时候,听到说大嫂把娘气得不轻,说那银子不是她支的,是她替大伯支的。但管事回事的时候就说大伯并不清楚,才问到了娘那儿去。”

长房好不容易消停一阵子,这又闹了一出,居然夫妻俩咬计起来了。

初宁都替婆母头疼。

“不管他们夫妻这官司了,我们除了吃用走公中,一般也不在公中支银子,这事听听就算了。”

“也就是听听,我只跟着二嫂学人情来往和家中采买开支,多的还没精力去管。”

反正她对任氏的印象就那样了,去管长房的事,没得叫自己再惹麻烦。

徐砚就要去将她抱到怀里,小姑娘一下子就跳下炕:“要去娘那儿请安了,我答应娘今晚在那儿用饭的。厨房还说做我做了四喜丸子。”

她躲得利索,徐砚挑眉失笑:“四喜丸子比我重要不成?”

不过是抱一抱,还能做什么不成?

初宁朝他皱鼻子:“您不能填肚子。”

徐砚被她逗得哈哈哈地笑。

当晚,初宁还真是胃口大开,居然用了两碗米,吃了两颗丸子,还喝了一碗天麻母鸡汤。

徐老夫人见她吃得欢喜,高兴得不行,还要再让人给她添汤。徐砚吓得忙止住:“可别再用了,一会撑着,又得难受到半夜。”

初宁摸了摸肚子,觉得应该是还能吃的,自己算了一下,好像真吃得不少。她羞赧地说:“还是不要再吃了,就是这两天都觉得饿。”

余氏就笑着说:“这是要长身子呢,不拘多吃一些。”

最后,初宁还是又再喝了一碗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