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 (第2/4页)

头问道:“那依子敬之意。眼下该当如何呢?”

鲁肃既然提出这样的建议,自然是想好了对策,当下听了孙权的话,却是胸有成竹地道:“此事说难却也不难,主公可假作应诺,与此同时却调集兵马在广陵郡等前沿郡县,外松内紧,防止曹操来攻。一旦曹操来攻,我等也可依托淮河与之相抗衡,如此一来曹操大兵集结于东线,西线就难免要有些空虚,刘备自然是按捺不住要去取关陇。曹操为保关陇,肯定是要回军和刘备决一死战,而我江东自然就可保无语了!”

鲁肃的见解,可又比张昭深渊了几分了,而孙权也选择了对他的信任。当下孙权具表上奏朝廷,叩谢皇帝陛下的浩荡天恩,自己接受一切任命,必将赴汤蹈火,为国为民万死不辞。同时孙权以巴西太守张飞有功于社稷,特此表奏其为镇南将军、新乡侯,希望皇帝陛下批准云云。最后,孙权又让大将甘宁率军两万进驻广陵郡,又调拨一部分水师进驻淮河和洪泽湖。与此同时新任寿春太守步鸷步子山,则是在淮南之地大规模地招募新军,以扩充实力。

当孙权的这一份内里暗含机变的奏章送到许昌,始作俑者曹操看了之后,当真是心中五味杂陈了。不过孙权也没得意太久,这天就在他闲来无事的时候,有人来报,说是张昭有急事求见。孙权随略感意外,但还是下令召见来人。

“主公,大事不妙啊!”见到孙权之后,张昭只是简单地行礼,就开始危言耸听了。孙权闻言眉头微皱,连忙问道:“子布,何事如此惊慌?”他可是知道张昭是极为沉得住气的人,怎么现在这么慌张了?

“主公,近日来有一种烧酒风靡于江东各地,主公您可知晓?”面对孙权的疑问,张昭叹了口气,这才开口问道。

“略有所知,怎么了?”孙权不动声色地道。事实上何止是略有所知,此刻孙权自己的书房里,还有好几瓶烧酒呢。每天饭前来几盅,已经形成习惯了。

“唉,主公有所不知啊。这些烧酒产自西川,乃是刘备那里搞的。昭日前见这烧酒已然是风靡江东,因此下令略作调查,这才发现光是丹阳一郡,因为这个烧酒,每月就要有大约一千金流往西川!”张昭痛心疾首地道。

“什么?”孙权闻言大吃一惊,差点没把自己的舌头给闪了。

第四十三章 无奈的反击

虽然身为老大,并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但是有些事情孙权还是知道的,像丹阳郡这样一个大郡,每月的赋税也不过就两千金左右。换句话说,刘备就靠这不起眼的烧酒,可以从自己这里刮地皮,数目差不多是自己收缴的赋税的一半正好。所不同的是,刘备收缴的对象不是那些小老百姓,而是那些富得流油的江东富豪,那些孙权想尽办法,既要联合、又要打压的江东士卒。

这也就意味着,刘备可以拿这些钱来养兵,来修桥铺路,而自己得到的,却仅仅是一瓶又一瓶喝下肚子的烧酒而已。看着一脸忧愁的张昭,孙权沉默了半晌之后,这才有些艰难地开口道:“子布,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呢?”。

张昭闻言默然,半晌这才开口道:“此事别无他法,只有禁酒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一般购买这种烧酒的,至少都是中产之家,普通百姓根本就消费不起的。而大头的消费群体,乃是那些士族豪门,多少都有些一官半职。这些人家大业大,由于身份的关系又不需要缴纳赋税,每天就是享受生活。想要强迫他们放弃这种烧酒,肯定是难免要惹起一番风波。而且就算是强令禁止,肯定也是不能做到完全的禁绝。具体能够禁到哪一步,现在还真不好说。所以说张昭这个提议,真的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子布。传我诏令。江东全境自即日起全面禁酒,日后若有私自酿酒者,严惩不贷;若是胆敢贩卖西川烧酒者,重重惩处!”孙权恶狠狠地道。想要赚我的钱,让我孙权给你刘大耳当冤大头,没那么容易!

不过就在这时,一旁的一名大约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却是缓缓开口道:“主公,张公所言虽不无道理,但正所谓堵不如疏。若是如此强硬行事,未免有些可惜了。依臣弟之见,何不取其所长,为己所用?”

“国仪的意思是?”孙权闻言眉头微皱。不置可否地问道。此人正是孙权的弟,现任丹阳太守孙辅孙国仪。前番孙权攻破寿春,正是孙辅所献的计策。在这之后,孙辅也就得到了孙权更多的信任。年初的时候,孙权的叔父,也就是原丹阳太守孙静因年老体弱病休,孙辅就接任了丹阳太守。但是饶是孙权不算是笨蛋,也万没料到自己这个弟,是一只不折不扣的白眼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