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 (第1/4页)

也难怪董允感觉压力沉重,江东现在刘备所占据的地盘之中,五个郡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就60万左右,若在往日。能有北民南迁入江东充实地方,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但在这特殊的情况下,大量南迁的难民,给江东这里带来了许多问题。现在一下子就是十多万的百姓跑过来。等于是人口瞬间激增了差不多五分之一。其中那四万多张嘴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而且问题远不止这四万人,甚至就连那些已经开始夏耕的农民,也不见得是能够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新居的安置,新的家园的建设,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耗费大笔的钱粮。之前为了稳固人心,江东诸郡都实行了减赋的政策,因此现存的钱粮着实有限。光靠江东一己之力,恐怕很难弥补上这么大的缺口。

“实在不行的话。就向荆州和益州求援。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百姓留在江东!”马谡想了想之后,还是决定尽一切可能安抚人心。已经吃到嘴里的肉,万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也只能如此了!”董允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顿了一顿,董允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虽然说出来有些惊世骇俗,但是军师,我总有种感觉,似乎这么多的百姓南下。并不是完全自发的,而是有人刻意推动的!”

“哦?休昭,你也感觉到了?”马谡闻言也是一愣,不过转念一想,以董允的见识。自然是能够看出这其中的异常的。

“正是!”董允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这才开口道:“起先不过是汝南、汝阴诸郡的百姓南下。到了后来就连梁郡、兖州的百姓也陆续南下了。隔得这么远都还南下,这实在是有些让人费解。而且我派人去调查过,不少百姓都说他们之所以南下,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南方这里能够控制住瘟疫。兖州和江东相隔何止千里,能够将消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传播得整个兖州都知道,恐怕除了曹操有意为之,别的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可是他究竟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想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坚壁清野,利用这些百姓南下,来消耗我们的实力!”马谡嘿嘿一笑道。不愧是财大气粗的曹操啊,十几万百姓就这么被他们赶来江东了,在这个人口极其宝贵的年代,这简直就是自毁城墙。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曹操压根就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就是想依靠这一手,来消耗自己的实力,以阻止自己在短时间之内,趁着他元气未复北上和他一较高下。

“竟然如此?”董允闻言几乎是难以置信,半晌这才有些艰难地开口道:“这可是几十万百姓啊,他难道就这么视若无物?”

“曹操做事素来果决,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他会不择手段的!”马谡苦笑一声道。碰上这种对手,那确实是够呛了。

“原来如此!”董允喃喃自语道,却是信了个十足。就在这时,忽然有人来报,说是交州的一批粮草送到了,马谡连忙让董允去接收。原来是刘备知道江东和荆州有大批的流民流入,因此调拨益州和交州的粮草前来增援。

截止到建安二十年的年末,大约有三十四万流民进入荆州和江东,其中来到江东的差不多有十四万,另外二十万则是去了荆州。流民所带来的吃饭问题虽然很严峻,但是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都不是目光短浅之人,在权衡利弊之下,还是没有放过这个增加自己实力的机会,下令予以全部接受。同时未曾遭受灾害影响的益州和交州,则是尽可能地支援荆州和江东两处,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流民安置下来。

就这样,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总算是扎根在此。赶上了他们背井离乡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只有经历过劫难的人。才会格外地珍惜生命的可贵。在死亡的威胁下艰难地度过了几个月后,幸存下来的百姓们更加感受到安居乐业的可贵,也因此,这个新年似乎也是变得格外热闹。

一些饱经沧桑的老人都知道,若在往年里遇到这样规模的大旱大涝、以及随后产生的瘟疫、蝗灾,一城人能活下七成已是万万之幸。情况严重的话,十去其七、乃至其八都是有可能的。而在今年,像柴桑这样的大城,数万百姓最后居然只死了不到百人,简直是不敢想的事。这样的情形。让新迁徙来的北方百姓都是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而一时之间,马谡、张仲景等人的声望,自然是如日中天了。相应的曹孟德先生。自然就有些令人不齿了。

在瘟疫爆发之后,曹操亲自派人前来襄阳,求见荆州刺史关羽,希望他以天下苍生为重,若是当真有控制瘟疫的办法,务必不吝传授,为此朝廷将会重重有赏,甚至可以封以公侯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