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 (第2/4页)

是数千郡国兵驻守。可以想象的是,在自己和赵云他们的大兵压境之下,这些郡县的降服也都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而从山阳郡往西,则是兖州的东郡、济阴、陈留三郡,以及隶属于豫州的颍川郡和陈郡。在这几个郡之中,曹操囤积了大量的兵力。其中颍川有曹操亲自统兵十万驻守许昌,东郡有曹仁的五万大军。想要攻克这些郡国,就不是自己所能做到的了,还需要刘备的大部队去啃这块硬骨头。正因为如此,马谡才准备将曹军分割包围,然后可以将他们分别加以歼灭。一旦全据东线之后,日后自可从东西南三个方面夹击这剩下的大半个兖州和许昌。面对这样的攻势,曹操就算是屯兵十万,只怕也难以保住许昌,运气好的话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听马谡这么一解释。黄忠和马超也是颇感赞同。不过黄忠想了想之后,却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幼常,你这见解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夏侯渊兵败丧命,他可是曹操的宗族爱将。一旦曹操得知消息。肯定是要大兵压境为他报仇的。若是此时我们还要分兵行事,是否明智呢?”

黄忠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他们手头上的兵马加起来,算上徐州一线那些兵力,笼统也就五六万人。且不说驻守小沛的臧霸还没有解决,若是现在将战线拉得太长,很可能会给敌人以可趁之机。到时候只要自己的分割线被敌军击破某一点,那么全局就都比较被动了。

黄忠想到的这个问题。事实上马谡也已经思考过了。不过他既然提出来这个建议,自然是由万全的准备了,当下也是解释道:“黄老将军,我军眼下在东线连战连胜。到了此时。曹操就算反应再迟钝,也应该觉察到我军的真实目的,其实并不是攻打许昌。所以无论我们如何行事,接下来曹操肯定是要大举增援东线战场,以确保兖州不失的。甚至不需要曹操决断。一旦郭淮退守东郡,曹仁多半就会知道事态严重,要调兵增援东郡诸郡的。只是如今龙亢已在我军之手,郭淮前去东郡必须绕道伏牛山。怎么也需要耽搁几天才能够抵达那里。我们只要在此之前拿下山阳郡和陈郡,才可以将东线和中原两处战局分割开来。一旦我们迁延日久。那么就算是拿下了山阳和陈郡,也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顿了一顿。马谡又是解释道:“至于黄老将军担心我们分兵之后,会兵力不足,此事虽然有些隐患,但是问题也不是很大。其他的不说,一旦曹操东进增援的话,那么西线的防御兵力自然也就薄弱了,如此一来大王的十余万大军兵压许昌,曹操只怕要在我们之前就垮了,因此倒无需太过担忧。”

说到这里,马谡也是深吸一口气,看了看黄忠和马超之后,这才开口道:“此计虽然有些风险,但是一旦成功,曹操在黄河以南,当无半寸立足之地。事关重大,非我一人可以决断,未知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风险与收益并存,一时间马超和黄忠都是缄默不言。似乎过了很久,似乎只是过了一小会儿,还是马超第一个开口打破了这片寂静:“我看此计甚好,只要能够尽取河南之地,曹操老儿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低头思索了一下,马超这又开口道:“至于幼常你所说的风险,打仗嘛,哪有不冒险的?”

“我亦觉如是!”黄忠犹豫了一下,终究也没能抵挡住这巨大的诱惑,还是一口答应了下来。有了他们的支持,马谡也是得以放开手脚,开始整军北上。

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和马谡所所料的也是**不离十,在看到了夏侯渊的项上人头之后,陈郡和山阳郡的守将在倍感凌乱之余,也是第一时间就开城投降了。接管这两郡之后,马谡迅速安排人手接管这两个郡之中重要的隘口,立即分割包围他们。与此同时则是通知徐州战场,让他们发起对臧霸的总攻,准备把曹军在东线的这最后一支兵马给扼杀在萌芽之中,千万不能让他们和曹仁接上头。

事实上,当夏侯渊战死的消息,被郭淮的败兵带回小沛这里的时候,臧霸也是大吃一惊。虽然知道夏侯渊逞强分兵不是明智之举,但是臧霸也没想到局势糜烂居然是如此之快,这夏侯渊还不到二十天的功夫,就命丧马超之手。

意外归意外,等心情稍微平缓了一点之后,臧霸仔细思索了一下,却也感觉这件事情虽然是在意料之外,却也是在情理之中,甚至还略微感到一丝快意。夏侯渊当初大发官威,对自己颐指气使不说,差点还把自己给斩了,臧霸无论如何也是感觉到有些憋屈的。现在他不听自己的劝,落得个兵败身死的下场,臧霸多少也会感到有些幸灾乐祸的。

不过幸灾乐祸之后,臧霸也是不免有些担忧: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