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杨氏曾总在她耳边念叨,读书多么多么的厉害,邻县的夫子是什么什么厉害人……杨幺儿记不全杨氏的话,但“厉害”两个字是记下来了。

现在在她眼底,“皇上”就很厉害。

杨幺儿是个傻儿,自然不懂得收敛目光的道理,她盯着萧弋瞧得目不转睛,萧弋又怎么会注意不到她?

萧弋放下书,命人开窗通一通风。

再一转头,便见杨幺儿又带着花来了。

萧弋无端想起前几日让小太监插进花瓶里的花。似乎是摆在了左边的柜子上。

他朝左看去。

那花瓶里放着的花,已经枯萎了。

宫人们大抵以为他很是喜欢,所以没敢擅做主张换下来,就还留在那儿。

所以这杨瑶儿是特地来给他送新花的?

杨幺儿慢吞吞地走上前去,用惊讶的目光扫了扫那本书,然后才把手里的花递给了萧弋。

今儿倒是没有直接往手里塞了。

萧弋低头看了看。白花、黄蕊,模样清丽,香气淡淡。

比上回的花要显得高雅多了。

她还知道挑花的好坏?

萧弋从善如流地接过了那枝花,想了想去也不知说什么好。

这位少年帝王的生活实则也匮乏得很,少有和人这样来往的时候,他顿了顿,问:“留这儿一并用膳吗?”

杨幺儿用力点头,满面真诚烂漫。

这厢外头的芳草在思量一件事。

那傻儿捏了枝花进门……

难不成她用花来讨好天子?

这样随意的玩意儿,能成吗?

作者有话要说: 芳草:要不我也试试?

_(:зゝ∠)_这本书数据不好,养养数据,希望数据赶紧好起来,这样我就可以愉快地加更加更加更了!

☆、起了龃龉

第十四章

芳草、蕊儿最终被安置在了涵春室,涵春室的屋间不多,她们便与另外两个宫女挤在了一处。

她二人虽然出自乡野,但也有些小聪明。她们懂得,谁能离天子更近,自然也就更容易承宠。来时永安宫的嬷嬷们已经仔细教过了,要她们竭尽所能地留在皇上身边……

如今可不算是留在了身边吗?

她们心道,倒也没有想象中那样难,当然那杨幺儿兴许是办不到的。

杨幺儿与这边不知隔着几道墙,有着多远的距离呢。

萧弋无暇顾及新送来的两个人,能起到效用的,一个则够。再多来两个,那就是别人的助力了。

他前往了养心殿西暖阁。

那两个丫头跪在地上,与其他宫人一块儿恭送皇上。她们不敢抬头肆意打量,于是只能瞥见萧弋走过时,那摇晃的衣摆,衣摆上像是绣了细密的金线,晃眼得很……

萧弋在西暖阁召见了文华殿大学士孔凤成,此人出身贫寒,在民间积有声望,在朝堂间也有着孤直之名。但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人,又哪里真会靠着孤直过活。

孔凤成上来先说了一番“皇上龙体可安好”“臣近来读了一书”诸如此类的口水话,而后这个老头儿才一改话锋,批驳起朝中官员不遵祖制、别有用心等等数条罪状……

萧弋年幼时,内阁大学士都曾做过他的老师,因而他对孔凤成的了解甚为深入。这是他的优势。在别人因他无外家可倚靠,又年纪小,就连后宫都操纵在太后手里,而轻视于他的时候,他就已经将这些人都摸透了。

孔凤成说了这么多话,最后要抓的不过是“不遵祖制”一点。

他想在萧弋跟前拿个头功。左右新帝亲政拦不住,那不如先众人一步卖个好。只是卖好的时候,都得打着国家大义的名头,作出愤慨激昂的模样。

惠帝在时,就被臣子诸如此般的种种手段耍得团团转。萧弋看得透彻,如今再来瞧大学士的表演,便难免觉得没意思透了……

甚至还有一丝厌烦。

萧弋不耐,但却将这丝不耐藏得很好。

他只是挪开目光,落在了桌案前的那个半人高的花瓶上头。

花瓶里头插的尽是些画轴,倒是不见花草的痕迹。毕竟难寻这样高的花儿……也不知现在是什么时辰了,送花的只怕又要上门了……今日摘的该是什么花?见不着人,莫不是又要坐在外头的台阶上一味傻等?是不是该叫她莫要来送花了,那花没两日便焉了、枯了,丑得再不复之前的样子,她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