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 (第1/4页)

唯独大人您刚刚就任甘陕总督尚未表态。您的态度非常重要,若是您应了胡大人的亲,便成为帝党众人之中唯兵权总督。大人,依属下看来,帝党与后党之所以现在维持平衡,是因为双方暂时没有交手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兵权。一旦帝党染指兵权,帝党与后党之争将彻底刀剑见血,短兵相搏,介时未必不是新的辛酉政变。”曹跃抱拳道:“大人,后党执掌军权,若帝党与后党相争,则帝党必败无疑。若到时胡大人请大人您上京清君侧,您是去还是不去?”

陶模心中一惊,手中的茶水洒了一些。

曹跃见到他终于动心了,心中叹了口气,昨夜一宿没睡,连夜想好的词汇和话语,甚至害的孟连明也睡不着,帮着分析局势,分析陶模的心思,也分析帝党和后党的未来,终于抛出这一番结论,希望打动陶模。看来昨晚的努力没有白费,陶模终于被说动心了。

孟连明就分析陶模此人,胆小甚微,心高命薄,此人目光不长远,对朝廷局势左右摇摆不定,生怕自己走错了路。如果能够将朝廷的局势说清楚了,让他害怕,或许他会立即转变态度。陶模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宁可吃点小亏,也不会豪赌。当然,陶模能够重用豪赌曹跃,也是被逼得没了办法。

曹跃看陶模摸着胡子不知所想为何,便继续鼓噪说道:“大人啊,您若是不动,帝党必败无疑,您若是动了,则将会有灭族之惩罚,您是动也死不动也死,所以与胡聘之结亲,对大人是一场大祸。”

陶模放下茶杯,站起身来,来回走来走去,曹跃也不敢说话,只是站起来鞠身在一旁听候差遣。

外间有人几次三番要求见陶模,都被冉东与孟连明阻挡住了。

过了半个时辰,陶模在坐了下来,苦笑一声道:“看来朝堂争斗,百川反倒是比我看得清楚啊。”

曹跃笑道:“大人是当局者迷,属下是旁观者清。”

“你恐怕也是为了小女的原因吧?”陶模道。

曹跃挠着头憨笑道:“属下的脑袋平日转的慢,可是若是着急了的时候,脑子转的又特别快。”

陶模捋着胡子微微一笑,道:“坐下来,我们继续说。对于朝廷上的争斗,百川你怎么看?”

曹跃不敢做下,依旧在陶模身旁鞠身道:“大人,属下看来,维新办法乃帝党利用了国人的**国热忱,施行揽权之举。而所谓的守旧派反对维新变法,实则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反对帝党而已。若是没了帝党,后党也要维新变法,在属下来看,维新变法乃大势所趋。但此时恰逢帝党后党相争,大人应学习那许应骙都督,反对维新变法,以此来表明大人站在后党这边。”

“站在后党这边……”陶模左右走动起来,他曾经想过成为保守派,可是如今维新派的帝党把持朝政,又让他这种无根之萍左右摆动不决。陶模实在是一个比较尴尬的一方大员,一方面靠山倒下了,一方面新靠山只有张之洞,但张之洞和他只是朋友,想让张之洞成为他的靠山非常难。且如今朝廷分为两派,他不站在执政的帝党身后,便只能站在势力庞大但日薄西山的后党身后。

“对,帝党与后党相争,帝党必败无疑。”曹跃冷笑道,“老佛爷只有一个,可是宗室之中能做皇子的,大有人在。”

“大胆!”陶模吓得够呛,曹跃的这番言论实乃欺君罔上的言论了,别说让帝党的人听了,就是后党的人听了也办他一个抄家灭门的罪。

曹跃拱手道:“大人,不管谁做皇帝,这江山总归是满清皇室自己的江山,这大清朝的权力,总归是老佛爷来支配。”

陶模道:“你的建议就是,我等应站在后党行列?”

“然也。”曹跃道。

陶模走了两步,又道:“说起军权来,我倒是想到了北洋新军,北洋新军统领袁世凯,此人乃军中骁将,不知……”

“袁世凯是后党的人。”曹跃肯定道,“此人一定是后党的人。”

“为何?”

曹跃笑道:“大人没发现,帝党与维新者,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吗?袁世凯是北方人,就算投靠了帝党,将来也会遭受排挤。”陶模倒是没想过这一层关系,有些愣住了,曹跃又道:“袁世凯此人聪明投机,决计不会投资于危险之中。他的新军才八千人,若是他成为帝党,将要面对大清朝百万后党军队,换做是我都不会做,更何况八面玲珑的袁世凯了。”

陶模想了许久,道:“也罢,也罢,胡家提亲一事,暂时罢了。”

曹跃忙道:“大人,那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