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大的阵势?当看到队伍之中有一个洋人,居然也两手放在枪套上,更是忍俊不禁,这陕西新军里面啥时候还有洋毛子了?

曹跃通过交谈和观察明白了,袁世凯今天是来拉拢他的,并非是来找茬的,摆出这么大阵势的目的就是让曹跃这个西北悍将明白,投靠他袁世凯绝对只有好处没坏处。他则顺水推舟,趁机和袁世凯合作,甚至依附与袁的势力之下。

在袁世凯等人观察他的时候,他也在观察袁世凯的新军,这伙新军武器装备精良,士兵军容风貌良好,尤其是各个身高一米七十多,都是河北山东大汉,没有一个面黄肌肉的吸鸦片汉子,看来历史上传说袁世凯挑选新军的标准第一就是不能吸烟片果真属实。曹跃的士兵也没有人吸鸦片,其原因倒也并不是曹跃太刻意,而是西北穷,穷的吃饭都吃不起只能当兵,哪里有钱吸鸦片。

袁世凯在霸州城中早就安排好了酒馆,又给曹跃的手下个个都安排得非常好,着实让人跳不出任何毛病出来。

双方酒宴,袁世凯引出自己手下诸将逐一介绍: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曹锟、段芝贵、靳云鹏、李纯、王英楷、张怀芝、刘超佩、吴凤岭等人,而曹跃也介绍自己手下将领冯黑子、孙浩志、李宁、菲利普·夏普林、常国良、孙禄堂和尚云祥,当然比起对方来,曹跃手下能拿的出手的着实太少,仅仅从品阶上来说,对方都比自己高上四级。但是官职只是一个品阶而已,西北虽然官职小,但势力大。

袁世凯也知道曹跃能够把自己的五百条枪给抢走,靠的是本事。又听说他在北京横扫了王府里的布库手,觉得能够收复此人,至少将来能引他做助力,起码如果此人投靠自己,将来西北方面便是自己一大助手。

第127章 投桃报李

重生者曹跃知道袁世凯的能力,此人当真是一个枭雄,他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国,他废除了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火车线路,他支持民族工业,他提出军政分离军人不干涉政治党派不干涉军队。但是万年的他利令智昏,将他所做的一切全盘否定,支持帝制,军人干政,建立党派干扰国会,最后称帝亡于自己的野心。但此时的袁世凯精明强干,伸手荣禄的器重,作为北洋的继承人受到李鸿章的器重,编练新军远比自己这个远在西北的练军统领要强得多。此时袁世凯主动拉拢,曹跃哪有抗拒之礼,两人一个想要拉拢,一个想要投靠,倒是相得益彰。

酒宴气氛非常好,曹跃请袁世凯探一探朝鲜之乱的始末,袁世凯本也不想吹嘘,耐不住曹跃好奇,便原原本本地将朝鲜之乱以及他在朝鲜做太上皇的经历稍微讲了讲。而袁世凯的一些手下甚至都不知道他过去的这一番经历,忍不住仔细倾听起来。曹跃一面劝酒,一面夸赞,袁世凯被众人的马屁拍得有些飘飘然。尽管王士珍在一旁提醒,却无奈袁世凯此时被忽悠上道了,只能苦笑做了听众。

结果就是酒量滔天的袁世凯喝多了,被手下抬了回去,反倒是曹跃没喝多。

自从上次在陈开天的婚宴喝多被人纵火谋害之后,曹跃和他的手下都明白,喝酒归喝酒,但绝不能喝多,贪杯误事害己,喝酒只是助兴并非目的。

而在安排营长的时候,勇营骑兵也非常警觉,士兵武器不离身,战马就拴在帐篷旁边,始终保持着待战之姿。前来慰问的王士珍和段祺瑞对勇营的这种绝不放松的警觉有些惊讶,但是他们要是明白,在西北民乱中锤炼的军队,早就习惯了时刻待战便不会惊讶了。

次日,袁世凯酒醉醒来,一拍脑袋说着曹二郎真能忽悠人,这哪是潼关第一悍将,简直就是潼关第一忽悠。而曹跃也前来,请袁世凯给他写一幅字,袁世凯笑说你想要什么字,曹跃说将军随便写什么都行,袁世凯说我倒是一时半活儿不知道写什么了,曹跃想了想说道:“就写‘中华崛起赖吾辈奋斗之终生’吧。”

袁世凯大笑不已,对曹跃伸了大拇指夸奖道:“百川,西北边陲,有你等赤子雄心,何愁国家不能强盛?”

曹跃抱拳道:“将军过奖了,若非将军这等国之柱石,大清岂能如此稳固?”

两人相视一笑,袁世凯写了一副大字,曹跃将这幅字吹干,卷了起来带回陕西裱好。忽然袁世凯眼睛一转,道:“百川,你在西北平叛,这两门重炮可否方便?”

曹跃忙道:“将军当真心细如发,说起来朝廷有些乱弹琴,这两门大炮如此沉重,我军赶回陕西原本只需要一个月,可就因为这大炮不便反倒用两个月。不知将军可否帮我一个忙?”

“什么忙?”袁世凯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