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的家族旗帜,而国家有统一的国旗,再看看大清的这些军队乱七八糟,落后与世界。

练新军,需要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支持,还需要这些官员们亲自下来于士兵们接触,让士兵们知道自己的荣誉是什么。这一点,施耐德只在曹跃身上看到,他感觉曹跃似乎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一样。不,并非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是与一般的清廷官员格格不入。

次日考生们醒来,众人对昨天的跳崖考试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这种考试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那个年纪较小昨天跳崖的时候哭着跳下去的学员,叫做章程,是甘肃人,此时倒是活泼了起来,上下打听了一番,跑回来夸张地叫道:“哥哥们,我刚刚跟站岗的士兵问过了,以后再遇到这种命令,咱们必须执行。曹将军的勇营都是如此,一声令下,前赴赴死,据说每次战斗还要检查伤口,要是背后应有逃走挨刀的,死了没抚恤,尸体扔野外。”

“啊?”众考生不禁苦笑起来,“难怪曹将军这支部队短时间扫平陕中,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啊。”

张凤翙不由得说:“曹将军考的就是我们能否执行军令,军令一下,要我们死,也要义无反顾啊。”

“这才是军人该做的。”另一个叫做****的高个子考生握着拳头喊道,“畏敌不战,欺软怕硬,扰民有术的清军,早就******该被淘汰了。”

“我也支持曹将军,我们是新军军官,绝不能和那些大烟鬼军官一样!”一个叫米奎的学员兵叫喊道,“虽然我昨天骂了他祖宗。”

“我也骂了。”

“我也骂了,哈哈。”

众人忍不住笑了起来,一声哨响,负责带队的冉东走进来,说道:“吃早饭了,兄弟们,早饭不要吃的太多,否则你们会有罪遭。”

大家不明白这个队长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到丰盛的早餐,众人胃口大开一顿狂吃。

早饭之后,曹跃走了出来,带着另外选拔后的三十名学员兵,总计六十九人,他对众人说道:“你们现在绕西安城城墙,开跑吧!”

然后曹跃亲自带队,学员兵本以为很轻松,但是未料到早上吃的有点多,越跑越难受,跑着跑着就吐了,等回到军营之后,众人都一个个脸色煞白,终于明白大队长冉东话的含义,年纪最小的章程跑过去问冉东,是不是以后每天都如此,冉东惊喜道:“不错哦小子,被你猜中了,以后每天早上都会跑步,绕西安城跑一圈。”

章程将消息带回去之后,众人纷纷郁闷不已,还真天天这么跑啊?

考试进行最后一关考试是在第三天,主要考察的是文化水平,施耐德本来要考核士兵们算数能力。然而曹跃知道如今中国的教育水平太低,清朝的文盲率为百分之八十五,到了民国文盲率赫然达到百分之九十五,这其中战乱导致教育水平下降占了很大因素。可即便现在比民国文化水平高一点,但却都是受到传统文化教育长大,懂得识字的人也只不过会读书写字,至于数学算术或者抛物线原理,哪有人懂。

所以曹跃建议暂时只考汉字读写,他对文化考试的要求还是比较宽松的,不一定需要会写多好的字,只要能把一段白话给读出来就行。他拿出来的书籍倒也并非是那种掉书袋的古文,而是众人皆知的一本本朝的,他随便挑一页让考生读下来,只要能通篇读出来大概意思就行。

第134章 陕西武备学堂考试(四)

施耐德虽然固执,却明白按照德*校招生要求在中国招生肯定不行,于是只能无奈地听从曹跃的建议,只考核这些考生的识字,即便如此简单,还有四个考生因为白字而落选。

上午筛选完毕,下午施耐德教授考生们一些军事技能,队列、行军、射击等等,然后开始让考生们展示自己所学的技能,观察他们的悟性。被曹跃注意到的齐灵之和张凤翙都顺利通过,另外有在军事技能展示的时候表现非常出众的年轻人,就是昨天跳崖哭鼻子的来自甘肃的年轻人章程。

曹跃对学员们很满意,在和施耐德商量之后认为这一批考生可以录取三十人,剩下淘汰的五人和之前因为缺文化被淘汰的四人都作为预备学员,也就是说昨天跳崖的所有人都能够在此学习。

消息发下来的时候,众人欢呼不已,瞬间就对曹跃印象改观了,原来曹将军也不是那种冷血的人嘛。

休息一夜之后,曹跃将三十九名学员和他选拔推荐出来的三十名学员混在一起,然后根据申请编成了三个科,步兵科,炮兵科和工科,其中步兵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