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王兵却道:“董旅帅,你觉得交出帅印就可以了吗?”

董旭转头问:“你想怎么样?”

“你难道忘记军规了?”王兵不慌不忙地说。

董旭嗤笑道:“小子,我已经交出兵符,你想怎么样?你要杀了我?哈哈,你要杀了我?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跟随大将军多久吗?”随即蔑视道:“就凭你一个小小的尉官越级暂代后路统领,你敢杀我?你敢吗?你知道军中有多少人是被我推荐的吗?”他看了看在一旁的军法处处长李三人,说道:“三人,你说呢?”

李三人这时候不敢看董旭的眼睛,转向其他地方,说道:“这个军规军法还是……必须要遵守的嘛,但是功过相抵……”

董旭冷冷地说道:“就这样吧,散了吧,散了吧。”

新编步兵16旅旅帅薛刚与董旭一起出身于潼关小关,都是军中资深元老,两人一起配合在陕北镇守,自然不能看着局面陷入僵局,忙笑道:“算了,算了,都是一心为了大将军,何必呢。王小将军你也别动怒,其实把这件事……”

王兵掏出手枪指着董旭,说道:“战时贪污,杀无赦。”

“你敢杀我……”

“砰!”

“……我?”

董旭倒在地上,额头中枪,鲜血洒满了中军帐,所有人都看傻眼了。董旭是谁,董旭是曹跃在潼关小关时候的战友,是镇抚陕北的功臣,曹跃能够将陕北当做自己的基业,董旭出力良多。就凭这一点董旭也足以活下来,可是现在他死了,众人看向了李三人,李三人却闭目养神当做什么都没看到,众人心中明白了,杀董旭,是曹跃的意思。

众人重新认识了21岁的后路代统领王兵,这个执行军令起来如同疯子一样的铁血军官。

第324章 曹清渐行渐远

见众人眼中神色复杂,手足不安,王兵立即站起来,环视众人朗声道:“奉大将军令,执行军规,还有人想要反对吗?”

还是没有人说话,四十几个军官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王兵依旧冷冷地说道:“大将军前方作战,后方却有人筹粮中贪污**,实乃十恶不赦通敌之罪。任何人不要妄图战时犯了罪,功过相抵,因为战时整合血军就是一部战争机器,任何一个零件坏掉了,不是将就着用,而是毁掉换新。你们都说董旭忠于大将军,他是忠于大将军吗?给大将军扯后腿,捣乱,干扰军心,这是在忠于大将军?错!这是在向大将军捅刀子,而且是在向大将军软肋上捅刀子。而为他求情,给他说话的人,毫无疑问也是在给大将军背后捅刀子,前方杀敌,后方必须全力以赴,不得松懈。散会!”

众人默默地离开会场,看着地上董旭的尸首,相对无言。

如果杀董旭出自曹跃的意思,众人自然无话可说,再说且不论旧情,董旭的所作所为着实该死。大将军能不能杀董旭,当然能,王兵能不能杀,也能杀,可董旭的旧将一定会将杀董旭的责任仇恨转移到王兵身上。

执掌军法,势必得罪人,越是秉公执法,越是得罪人。

王兵从不怕得罪人,所以他才能执掌军法,所以他才被曹跃在21岁年纪便委以重任。

连杀两军官之后,后路军从此之后再无粮草不济或押韵延迟之事,甚至山西和蒙古等地筹措粮草之时也不敢存私,这个21岁的越级提拔的代统领,出色地完成了曹跃对他的嘱托。在王兵处理后方粮草问题的时候,曹跃再一次接到了慈禧老佛爷发来的懿旨,说京师中的暂时不需要曹跃率如此重兵救助。这一次的态度比上一次强硬了不少,完全没有上一次的小心翼翼,王宇推断说我们把朝廷吓着了。现在朝廷应该是调集大军,准备对我们动手了。桑治平却摇头道:“未必,我们是朝廷心腹大患不假,但眼前之急却不是我们,而是洋人。”

王宇叹道:“桑先生,洋人最多是让朝廷换个主子,但是要是让大将军如今,换的却是整个朝廷。慈禧就算是愚昧,但却不愚蠢。”桑治平默默无语,不得不承认这个结果。

曹跃冷笑道:“既然朝廷让我们撤退,我们就撤退,撤出直隶!”

随即,曹跃派人向朝廷上报,血军既然已经平定了大部分的直隶义和团,并将最能打的河北义和团消灭,血军做到了向朝廷承诺的一切,理应撤退。

于是大军拔营向后,徐徐撤出直隶。

消息传到了朝廷,上下松了一口气,血军终于走了,终于走了!

其实要怪就怪曹跃的军队太能打了,这次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