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曹跃撇嘴道:“这朝廷之中乱七八糟的事儿还真多,难怪陶模陶大人在京城只逗留三个月便请辞回老家了,哈哈哈。”

许景澄道:“陶大人立场不明,所以受到新旧两派的攻击,守旧派说他标新立异,清流新派也因为他在维新变法中明确反对变法而攻击与他。所以陶大人辞职是迟早的事——他就不应该来,何苦丢了甘陕总督一职赋闲在家。”

曹跃点点头深以为然,自己这个老岳父干了丢了西瓜拣芝麻的事儿。

许景澄又低声说道:“如今因为义和团之乱,导致中外关系紧张,依我等看来大战一触即发。几日之前,载漪请求攻击东交民巷,我站出来阻止,却遭到太后的斥责,以至于这次探望与你,是因我被太后赶出了朝堂。”

许景澄继续说道:“若朝廷和外国发生冲突,英国人银行断然不会承认这笔存款,肯定会吞了它。大将军这次力主剿灭义和团,虽然在百姓看来气愤难当,但在外国人看来极为友善,因此外国人必定承认大将军。许某曾经私下里与英国公使窦那乐说起,窦那乐认为我中国应该多一些曹将军你这样的冷静军官。我对他说,清廷的意思是培养你,将来调任军机处担任要职,对等于英国的首相,窦那乐立即反问为什么现在不让你来做。所以我推测,如果你拿着这笔存根去英国索要,英国人是不会不给的。”

曹跃苦笑道:“要是真打起来,这花旗银行的存根算得了什么呢?”

许景澄道:“这也是我等失误,只想着放在英国人手中安全,却没想着他们随时都能抢走。先前我已经把存在俄国道胜银行中的20万英镑取了出来,交给了京师大学堂管理学务(首任校长)孙家鼐孙大人,以免冲突之后俄国吞了这20万英镑。但英国人以战乱为借口拒绝提取这500万英镑,我与兵部尚书徐用仪徐大人,户部尚书立山大人遍观诸大臣,只有两人可以托付,一是张之洞张大人,二就是你曹跃曹百川。”

“许大人高估我了。”曹跃拱拱手苦笑道,“英国人未必肯卖给我这个面子。”

许景澄感慨道:“庇佑大清江山,只能靠大将军这样的睿智将领,若是靠载漪那种为一己之私欲置国家于不顾者,我大清就完了啊。”

曹跃心中说你把大清的钱交给我,同样也是完了。

(注1百度百科有误,作者翻查清史发现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已经计划效仿北洋海军陆战队建立新军取代旧军队,并非百度百科里的1899年。)

第331章 战八国

许景澄深深一鞠躬,便要返回京师,曹跃阻止道:“许大人,你回去必定有危险。”许景澄坚决地说道:“我何尝不知危险,但若能阻止开战我还是要阻止的。”

曹跃道:“你在朝堂上的事情我知道,你力阻开战,支持剿灭义和团,被载漪刚毅等人蔑为卖国,京师百姓甚至向你家中扔杂物,还有义和团要火烧你的官邸。你若是回去,便是不被载漪等人所害,也要被义和团所害。”

许景澄心说原来我在京师的一切,你都知道,由此可知你在京师必定布满了眼线,徐用仪徐大人所言不假,曹跃必定胸怀大志。若非这500万英镑随时都可能打了水漂,许景澄也不会把它交给曹跃保护,于是许景澄意有所指地凌然道:“我忠心耿耿为大清,不怕百年之后的人骂我是逆贼反贼。”

曹跃没有听出来许景澄话里的意思,他只是对许景澄这样的官员不能理解,明知道回去有危险,为什么要执意回去?

难道许景澄真的忠于大清朝?

曹跃认为只怕未必,如果忠于大清朝,许景澄为什么要把朝廷练新军的500万英镑交给自己保管——但如果他不忠于大清,为什么他执意返回北京宁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阻止慈禧的疯狂。

倒是王宇的一席话解开了曹跃心中的疑惑,许景澄这人聪明,有远见卓识,但深受忠君思想的影响。

他必定预见到了大清必定会因为这次排外而惹怒列强,而列强也会用这个借口来敲诈大清甚至攻击大清。

许景澄效忠四十多年的这个大清朝或许就会分崩离析,或许南方军阀会趁机作乱谋反,中国将再一次分裂。

许景澄无力阻止更坏的情况出现,他手中的500万英镑就成为了清政府的救命钱——许景澄选择了曹跃,唯一能够平衡各方势力的曹跃。若曹跃推翻大清,则名不正言不顺,若南方军阀**,曹跃必定能平定。假如曹跃入京师,最多就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最起码朝廷还能够维持,大清依旧是大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