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部分 (第1/4页)

经过了仔细考虑,帝国元年8月6日,曹跃宣布了首相人选,帝国首相既不是护国公王宇。也不是维国公宋育仁,更不是柱国公聂嘉,而是在东北担任关东总督的诚国公张荫恒,曹跃认为张荫恒在东北担任总督的时候,对东北的掌控和调度让整个东北地区在日俄战争时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日俄战争结束之后,东北能够全面恢复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张荫恒的这种掌控力。

况且从年龄上来说,张荫恒今年五十五岁,恰恰年富力强,在历史上他也是著名的改革家和维新派,当然,张荫恒对曹跃的忠诚度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合作多年,曹跃对他熟悉务必,在裁撤全国八大总督的时候,唯独保留了关东总督,就是对张荫恒最好的新任。

帝国元老院,院长为左丞相,由护国公王宇担任。

帝国行政院,院长为右丞相,由诚国公宋育仁担任。

帝国国防院,院子为前丞相,由镇国公冉东担任。

帝国*院,院长为后丞相,由保国公王兵担任。

另外,帝国行政院分为十二部,分别是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工业部、统计部、内务部、文化部、交通部、农业部、卫生部、能源部、贸易部,庞大的帝国车轮缓缓启动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以及各级部门官员任命传达的同时,剃头令也由各级政府传达下去。

第818章 双国籍的中华帝国

8月8日,曹跃在紫禁城午门广场,率先带领家人剃头剪辫子,直接剪了一个光头,而后作为大内侍卫统领杨彦卿率领禁军剃光头发,宫内的太监们也剃光了头发。此时各级官员闻风而动,开始纷纷跑到紫禁城前广场上剪掉辫子,更多的百姓也跑过来,见到了光着脑袋的皇帝陛下在午门之上,连忙纷纷效仿。

这其中学生们对剪辫子非常积极,甚至于自发地组成了剪辫子纠察队,在街上寻找没有剪辫子的人,抓到一个按在地上剃头,以至于许多人不得不留着一个被人笑称为阴阳头的头型。

8月9日,陶悦等曹跃的家人们才从唐国公府搬入了紫禁城居住,随后曹跃宣布,册封浙江秀水(嘉兴)籍女陶悦为正宫皇后,京师籍女爱新觉罗·蓝祺儿为皇贵妃,四川籍女赵雅为赵贵妃,新疆籍女纳兰晴为纳兰贵妃,册封曹俭为太子,册封曹仙儿为长公主,册封曹让为二皇子,册封曹让为三皇子。

为了表示有别于前朝,曹跃随即宣布,后宫裁撤一半的用度,所有宫女,可自愿回原籍老家父母身边侍奉,每人发五万元红钞作为安家费。若宫女不愿回老家父母身边,则可以选择继续留在宫中,或者可以申请婚配,帝国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之中有许多尚未娶妻的士兵子弟,可以由人介绍双方认识成亲,则将发给十万元红钞做安家费。

宫内太监不同于宫女,太监没办法回家,因此此次并不裁撤太监,不过为了减少太监的数量,三年内停止招收任何太监。实际上曹跃的打算是在三年之后,也不再招收太监入宫,而是采用宫廷侍者。

此举立即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称赞,众多官员文人纷纷在报纸上夸耀曹跃是一个注重节俭的好皇帝。

8月10日,曹跃宣布由何顺担任近卫大臣,实际上这个近卫大臣就是原来清朝的内务府大臣,而由何顺担任近卫大臣的目的就是彻底清查内务府的账目,封存紫禁城的一切财产。另外,内务府的贪报销等问题,不得再次上演一枚鸡蛋五十两银子的愚蠢行经了。

何顺第一天就杀了负责采购食物的大太监董成和他的所有助手以及身边的小太监们,并收缴了他们在宫里的所有财产,还下令士兵直接冲到董成的家里,将董成的一切财产收缴不说,将他们的家人感到大街上,一夜成为要饭的叫花子。

随后何顺向曹跃请示之后,向后宫所有人宣布,从今日开始太监和宫女们的月俸上涨三倍,但是不允许贪污和挪用私占皇帝的银子了。结果还是有人不知死活的给何顺偷偷送银子,何顺冷笑着收了银子,然后将那人一家全都抓了杀掉。

曹跃得知后,说以后有人贿赂你,尽可以这么做,我不追究,从这之后再也没有人敢行贿何顺。

8月11日,曹跃宣布帝国行政院十二部负责人与次长,分别是:

外交部部长由池州侯李经述、次长由阜阳伯吕海寰担任;

财政部部长由辅国公孙汝祺、次长由天河伯石顺担任;

教育部部长由温国公容闳、次长由临淄伯王寿彭担任;

工业部部长由阜山伯张百熙、次长由潍坊伯熊汝梅担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