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部分 (第1/4页)

中国的骨头,到后来有人反倒对朝鲜战场说三道四,须知宝剑锋从磨砺出,世界蛋糕就这么大,谁会让你来抢食,不亮剑不动用拳头,谁会给你让个椅子坐在餐桌上?

西方对中国进行的贸易限制,使得中国的贸易受到影响,曹跃决定听从王宇的建议,开始对国内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后世中国领导人都是人精,他们定下来的政策绝对不会错。

于是曹跃下令,开始对国内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开荒工作,尤其是开发大东北,让人烟稀少的东北地区成为东北大粮仓。

到了中华帝国七年一月,东北大开发项目正式启动,曹跃决定每年向东北移民两百万人口,尤其是人多地少的中原华南和西南地区。

中华帝国七年下半年,帝国元老院元老改选工作开始,全国展开竞选,但王宇作为代表的元老派系儒党成功在元老院席位中占据了百分之九十选票,儒党继续执政元老院。随后在年终,儒党内部竞选,王宇成为代表。

中华帝国七年十一月,曹跃批准王宇担任中华帝国首相,原首相张荫恒被王宇提名担任首相府一级幕僚长,成为王宇的智囊reads;那些年混过的兄弟。

至此,中华帝国完成了更新换代,正式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君权至上的国家。

中华帝国七年十二月,首相王宇向帝国皇帝曹跃汇报今年的国情咨文。

中华帝国七年,中华帝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国家财政年收入达到了1500亿龙币(约2。14亿英镑),进出口贸易总额为日本的三倍,广州港,天津港,威海港,旅顺港,营口港,泉州港,上海港,基隆港每天停泊大量的客轮和货轮,使得中华帝国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

在建设方面,中国东西大铁路和南北大铁路建设完毕,全面通行,使得中国的运输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此外,卢汉铁路改进为北康铁路,将铁路从武汉延长到了西康省省会康定。另外,中华帝国还在计划建立八条总长为一万公里的铁路,彻底将中国各省地区用铁路紧密联系起来。而在公路建设方面,中华帝国的公路修建总长度在短短四年之间,竟然达到了十万公里,可以说中国人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工蚁民族,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工业方面,中国的重工业在帝国的扶持下,已经能够对抗日本八幡制铁厂等老牌钢铁公司,中国相应出现了十个钢铁厂,总钢铁产量达到了10万吨,而与此同时日本的钢铁产量为15万吨。尽管暂时还不如日本,可是根据工业部的发展计划,在未来四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将以每年50%的速度高速增长,以配合中华帝国的高速经济发展。在轻工业方面,得益于中华帝国拥有庞大的人口优势,中华帝国的轻工业不但基数大,而且重量也是日本的数十倍,甚至出现了许多轻工业的大富豪,转而投资重工业。

而在军事方面,中华帝国陆军重新进行了军区划分,由八个军区合并为五个军区,即北部军区,南部军区,东部军区,西部军区和中央军区,士兵总人数却不减反增,从120万皇家陆军增加到了160万,其中北部军区40万,西部军区40万,东部军区30万,南部军区30万,中央军区20万。但中华帝国施行的是全部中学军事化制度,部分小学军事化制度,而一旦开战,中华帝国可以从学校迅速拉出来300万14岁到20岁的预备役士兵,也可以迅速从社会拉出来500万受过一定训练的青年进行扩军。所以只要中华帝国愿意,牺牲一代人,可以换来1000万大军。

中华帝国的战争潜力,随着中华帝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水平提高而不断提高,已经越来越被全世界所忌惮。

中华帝国海军方面,在交付了其余的欠款之后,中国从德国拿回来其他三艘炎龙级战列舰,这四艘炎龙级战列舰全部装备在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中,而太平洋舰队的目标,不是别人,正是日本帝国。此外,中华帝国又向德国订购了四艘炎龙级战列舰,用以扩充中国海军的实力,这四艘战列舰中两艘将隶属于北洋舰队,两艘将隶属于南洋舰队,曹跃的要求是在中华帝国十年交付,他害怕一旦欧洲发生战争,德国人会扣押这四艘战列舰不还给中国,甚至主动违约购买。

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总兵力为160万,皇家海军总兵力为10万,陆海军总数为170万,而同时期的日本总兵力仅仅为34万,是中国兵力的五分之一,也难怪中*方对日本有着忙碌的自信和乐观。

中华七年年底,内务部经过详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