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2/4页)

京城的皇子们这才慌了。争,争什么争。自己派出去的那些人是什么货色,自己难道不清楚吗?狗腿衷心肯定是有的,争权夺利占位霸坑估计也还行,但是能力那种东西,他娘的,那些狗东西连三十六计都能唱成两回十八摸,你还能指望他们去领兵打仗?

怎么办?皇帝老子已经在深宫中翘了,只不过对外还挂着个昏迷不醒的幌子。那个十多岁的皇太孙,谁还放在眼里不成。

光芒万丈的皇位,眼看着就要到手了。可偏偏就是这么一步,会不会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少年的皇太孙就是那翅膀都没硬起来的幼蝉,自己这些皇子,便是手持斧钺的螳螂,后面还有一个更加如狼似虎的梁王。谁要是此刻冒天下之大不韪夺了皇太孙的位子,那么梁王就立刻从造反变成了师出有名的勤王了。

忽如其来的腥风血雨之后,大局出现了诡异的僵持。

京城安静了下来,那些天天在朝堂上吵吵嚷嚷地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沉默了下来。原来为了辅政而吵得面红耳赤的皇子们,身体似乎都有些抱恙。兵部的行文原来要吵个数日才能发下去的,现在也没人提什么异议或者阻拦了。

田裕占着金、商、郑三州。这三州本就是富得流油的地方,皇子们为了这三个地方的官员位置,多年明争暗斗,为的就是为自己的小金库开源。当地的官员沆瀣一气,不知道做了多少黑心的事情,常有那些惨不忍闻的百姓悲剧,朝廷下来不知道查了多少回,折损了多少的御史,都没能把这风气纠正过来。

可是田裕一来,管你是谁的小舅子还是大姨爹,砍瓜切菜一般,将那些官吏统统绑了,该抄家抄家,该杀人杀人,捞足了军饷,然后抓壮丁充盈兵员,休整军旅。京中的皇子们得知自己多年苦心经营,如今皆为梁王做了嫁衣,气得暴跳如雷。可奈何都是一个祖宗,连咒骂都得小心言辞。

而卓昌河依旧领兵与粟畋和归州对恃,并不着急出兵。

所有的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打算,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陆琅琅对这些军情知道的比宋梅尧还多些,如今她就是谢晗的左右手,欧阳昱秘密送来的军情都会从她手里过。谢晗时常忧心忡忡,可是她并不纠结。谁做皇帝,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谢晗教会了她许多,却没能教会她敬畏。

陆琅琅端了个火盆,将一些写着消息的帛布慢慢地丢入其中,一一烧毁。炽热的火光倒映在她平静的眼眸中,显得分外的冷漠。

“琅琅。”谢老夫人在屋里喊了一声。

“哎。”陆琅琅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进屋去,而是等火盆里的帛布都成了灰烬,才一碗水泼了进去,又用火钳搅成了一团。这才站起身,返回屋里。

“琅琅,明日可有空闲?”谢老夫人在烛火边眯着眼睛改衣服。

陆琅琅坐到了谢老夫人的身边,伸手捂住她膝上的衣裳,“都跟您说了,晚上看不清,白日里做一做就好。又不急着穿。”

陆琅琅经常夜里往外跑,那些夜行衣常常破损污浊,再不然就是动手时沾染了血迹。要是清理或者晾晒,处理起来太麻烦,又惹眼,多数时候是直接烧了了事。谢老夫人自然是不能让宋家的针线娘子给她时时做夜行衣,都是自己一针一线慢慢给她缝制。

谢老夫人白了她一眼,“你这个淘气,不然你缝啊。”

陆琅琅的针线功夫,最多也就缝个破洞,想要平整,那是不必想了。至于盘花扣子什么的,她有那时间,早出去干别的去了。她装傻充愣,呵呵干笑两声,“这天快暖和起来了,我们过来时,穿的还是冬衣,您先给阿翁和自己做两件春衫,我又不赶紧。”

谢老夫人失笑,人家小娘子,恨不能一天变着法子打扮得像朵花似的,偏她,每日都是那身差不多的衣服,连个钗镮也不戴,要不是自己还盯着,只怕她连衣服的颜色都懒得换。

“你呀!”她停下了手中的针线,一指旁边的托盘,“去看看吧。”

陆琅琅过去揭开托盘上的绸帕,下面是一套碧水青的仿男装的骑马装,外罩的纱氅绣着一只只飞翔的白鹤,清爽又活泼。“哎,真好看。阿婆您做的呀?”陆琅琅欣喜地问。她虽然懒得打扮,但是不代表她不喜欢好看的衣服。

谢老夫人笑笑,“我老了,眼力跟不上了,这一只只白鹤,绣起来太费功夫。是你宋伯母让人给你做的。”

“啊,那真过意不去,不然我送点什么过去?”陆琅琅拿着那件衣服在身上比划。

谢老夫人不着痕迹地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