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1/4页)

注1:H—60,别号“黑鹰”,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通用运输型中型直升机,公司代号S—70。1979年6月服役。我国于80年代进口24架“黑鹰”直升机,用于高原运输、卫星回收等。

带尾桨单旋翼布局,2×2800~3800轴马力。机身扁平贴地,机腹呈一直线,尾撑从机身向后逐渐收缩,有垂尾与平尾。后三点起落架,可耐坠落时冲击力。机侧大型滑动舱门。可载3个空勤人员及14名士兵,外吊能力3630千克,舱内可运送105毫米榴弹炮及5名炮手加50发炮弹,机舱壁有自卫机炮1~2门。主要改型:UH—60B“黑鹰”,陆军突击运输型。UH—60L1989年投产的运输型。EH—60C电子对抗型。HH—60J“夜鹰”,空军战场救援型。MH—60K特种作战型。SH—60F“海鹰”,海军舰载反潜型。

S—70AUH—60A的战术通用型,供出口用。SS—70B海军反潜/反舰/侦察型,相当于SH—60B“海鹰”。

四川川西某训练场11月17日

由于我国拥有了各型先进的直升机的强大生产能力,军委责令中央突击师研究利用电动直升机优异性能的远程协同突击战术,一方面从俄军引进了卡-60与卡-50N的协同攻击战术,派遣了一批尖子队员前往俄国的托木若克的陆航飞行员作战训练与培训中心接受培训。自己也在高强度的训练和战术演练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突击战术。

今天在这里王刚和军委的主要领导观看了中央突击师的实战演习,别开生面的是首长们全部分乘在数架Z-15M指挥直升机上观看指导演习,有了更直接的感受,并可以从显示屏上了解演习的全局。只见红军的大批武装直升机贴着山坡,越过深沟突然向兰军的坦克集群发起攻击,另一批战斗直升机则与敌直升机群在低空缠斗,可以看出一架Z-15M。

这一切给军委的领导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刘全政部长感叹道:“我军总算有了象样的远程打击力量了。”

第八节 航母圆梦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我国有大陆海岸线18000多公里;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14200多公里。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中蕴藏的丰富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宋、元和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船队和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郑和向明仁宗进言:“欲国家强富,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亦来自海上……我国船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他的见解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以军事力量为后盾,以海上贸易为手段,对海上敌国实施威慑的思想,比马汉的“海上权力”论早了近500年。

令人惋惜的是,明朝中叶以后,正当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纷纷从海上向东扩张的时候,中国的统治者却开始实行背向海洋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自动放弃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海上优势。中国丧失了发展成为世界性海洋强国的机会,这无异于给殖民者让出了通往东方的海上通道,使他们得以畅通无阻地征服东南亚,最后把侵略的矛头直指中国。而中国的门户恰恰就是在这时被西方殖民者从海上打开的。中国由此蒙受了一百多年的奇耻大辱。

沉痛的历史教训给人们许多深刻的启示。首先,有了强大的海上力量,海洋就是陆地的屏障,富饶的海洋才可能成为造福民族的宝库;反之,海洋不仅不能造福人民,还会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海上通道和门户;其次,没有海洋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兴盛未来的民族;没有海防观念的国防,是不堪一击的国防;再次,一个濒临海洋的大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捍卫它的海洋权益,就无法长期保持其大国、强国的地位;一个企望和平发展的民族,一旦忽视了国防力量的增强,就经不起历史的筛选,整个民族的悲剧亦在所难免了。

在当前世界性的海洋争夺战中,我国的海洋权益再次受到严重侵害:

一是岛屿被侵占。在东海,日本企图将侵占钓鱼岛企图造成既成事实;在我国的南海方向,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一些周边国家已陆续侵占了我40多个岛礁。

二是海域被分割。周边一些国家先后发表声明,单方面宣布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大陆架,造成我国120-150万平方公里海域为争议区,占我国应管辖海域的50%,相当于陆地争议面积的8-9倍。

三是资源遭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