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1/4页)

鑫侍饫�角敖�恕�

运-8M一下子成了我军的中型空运力量的主力。它的最大起飞重量60吨,装有4具M-3000发动机,最大平飞速度650公里/时,最大航程由6500公里增加到72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12小时。乘员由5人减少到3人,最大散货运载量22吨,集装货运载量19吨;可空运全副武装的士兵105名,或空降伞兵98名;也可运送担架重伤员65名、轻伤员20名和医护人员3名;可载运2辆中型卡车及随车装备与物资,或载运2辆伞兵战车。

受到极大鼓舞的项目组,把眼光转向了伊尔-76。

到十一月中,一批俄国专家根据合同前来与项目组合作,进度大幅度加快。

引进的A-50U空中预警机得到的改进最大,4台涡扇发动机将改为4台电动螺旋桨推进器M-6500,受到螺旋桨的限制,最大时速由850公里降到780公里;对预警机影响并不大。实用升限12000米。但是65吨燃油换成60吨高级金龙电池后,最大航程反而可从5500公里增加到9600公里,在10000米高空巡航时间由7。5小时增加到14小时。由于电池占的空间只有燃油的五分之一,又去掉了原来的小发电机、燃油管路、发动机的滑油系统、蓄电池系统,半导体空调系统又缩小了体积。舱内空间增加了许多,增建了休息室,监视人员可以轮流休息。解决了座舱增压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高质量的电源,以及半导体强制冷装置的使用,再加上“熊蜂M”雷达系统的其他改进,它的对空探测距离由650公里提高到700公里,下视小型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大幅度地由230公里提高到340公里。国产型命名YJ-1。

伊尔-76的改造将取得空前的成功,根据合同中俄双方都有新机型的知识产权。它必将成为我军的主力重型空运平台。

我国引进的伊尔-78M专用空中加油机同样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来它的最大起飞全重210吨,在1000公里范围内输油量为80吨,可同时为3架苏-27加油。采用电动推进螺旋桨改进后,可在2500公里范围内输油80吨。国产型编号为JY-1。

南昌飞机厂10月20日

一架改进后的电动Q-6样机停放在停机坪上接受军方的检验。我国1968年投入批量生产的Q-5强击机,是由双发的歼-6为基础改型的,存在载弹量小,而超音速的性能在对地攻击时又没有意义,并且难以改装成舰载机。由于武装直升机和战斗机加强了对地攻击能力,强击机的发展速度被放慢了,但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表明攻击机仍大有用武之地。空军在上世纪末就开始策划Q-6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亚音速飞行,有优异的低空性能,强大的防护装甲,8吨的载弹量,4000公里以上的航程。2002年成立了设计组,充分吸收了美军A-10“雷电”和苏-24的优点,延聘了俄国苏霍伊设计局的专家,展开了设计。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2006年初原型机就开始试飞。

原型机为并列双座,翼展16米多,略带后略角,翼面积接近A-10,为46平方米,最大速度85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640公里/小时,由于安装了地形回避雷达和GPS定位系统,可以在150米的高度,能以225公里/小时的低速作超低空飞行,攻击地面小目标的能力极强。最大起飞重量达23。5吨,几乎是Q-5的二倍。载弹量更是高达7。5吨。装甲量达5600公斤,要害部位的装甲达55毫米,座舱采用钛合金的澡盆型防护装甲。装甲强度超过了A-10。机头的火控雷达功能十分强大,用于搜索地面坦克等机动目标,控制导弹、火箭弹和机炮的发射。配置了一门30毫米的机炮,它与卡-50以及BMP步兵战车的火炮通用,不过都已经改进为电传控制减轻了重量,可以发射我国国产的贫铀穿甲弹、钨芯穿甲弹或高爆榴弹,足以从顶部贯穿世界上各型主战坦克的装甲。二台涡扇发动机放在机翼的上面,在机翼下可以有更多的挂载点。机动性和火控系统都超过了“雷电”。

问题还是出在发动机上,国产涡扇发动机的品种并不多,Q-6配置的发动机功率还略嫌不足,更大的问题是航程太短,只能达到2300公里。电动推进螺旋桨同样使Q-6的研制柳暗花明,设计组决定用电动推进系统来代替涡扇发动机。对整个动力系统和电气系统重新进行了设计。安装2台M-6500电动螺旋桨,只是螺旋桨和电动机转速作了调整,以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