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李强是7月中受命出任新组建的“援助阿富汗军事指挥部”司令员的,王刚和刘部长向他讲述了中央的战略部署。王刚指出,我国作为阿富汗的邻国却长期在阿富汗问题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主要是无钱、无能力去影响那里的战局,但也与国家安全战略上不重视这块土地有关。结果只能被动地接受塔利班训练的“东突独”恐怖份子对我新疆地区的骚扰。南疆地区的动乱教育了我们,邻国的动乱必定会影响我国的大局。南疆的良田沃土、丰富的矿产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对我国的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我们搞的西部大开发不就成了“中开发”、“小开发”了吗?

前苏联挑起的阿富汗内战至今已三十余年,我们不能再置身其外了。阿共的崛起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大幅提升的经济、军事实力更是我们行动的基础。美国人遏制我国的意图太露骨了,竟然撮合势不两立的塔利班和伊朗联手打击阿共人民军。我们将针锋相对地支持人民军打破这一国际围剿,绝对不是把伊朗赶走了事,那样的话也就不需要调你这员虎将出山了。我们将通过这次行动再次砸碎美国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锁链。”

说到这里王刚眼中神光炯炯,李强也是热血沸腾。

“你也看到了,我们已全力拼搏了将近一年。我们不仅在军事上支持阿共的解放战争,还帮助阿共进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已有70多万我国移民进入了阿富汗,不但直接进行农牧业、工商业、服务业的生产活动,而且在指导解放区人民提高生产水平。据农垦总局马兴中他们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那里还有大发展的余地。这就是你们作战部队的坚强后盾,也是就地后勤的基础。

“你们的行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安全战略的展开。这是伊朗人给的机会,他们赤膊上阵直接出兵阿富汗,人民军当然有权大反击,直接夺取伊朗的俾路支-锡斯坦地区,打开一条出海通道。‘激流行动’是总参冷平治上校主持制订的,你要仔细斟酌,再根据你到前线的观察和思考进行适当调整。要点是

——在阿富汗西北角古勒兰-卡拉巴格一带布重兵威胁伊朗的重要产油区萨拉赫斯;

——在西部拖住伊朗的大部队,并不断打击、消耗他们的人员、物资,但是绝对不能将他们吓跑;

——集中大部兵力歼灭塔利班武装,清除了巴基斯坦介入阿富汗内战的代理人。迫使他们表态是直接出兵,还是缩手退出。

——封锁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边界后,回师南下。向伊朗的俾路支-锡斯坦省推进,主要目标是伊朗的恰赫巴哈尔港。

——巴基斯坦如果直接出兵,那么同样由阿共人民军收复俾路支地区,否则将支持这一地区的一百多万普什图尼族人的自治运动。

如此一来,全盘皆活,将可以通过海路运送大量的物资,足以支持我国向阿富汗移民400万。而且南疆也有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以现有的技术修建喀什-恰赫巴哈尔港的铁路并非办不到的事。我军将能控制至关紧要的印度洋航路,非洲的矿产资源能源源运抵我国…

“总部给你们的时间不多,要求9月初达到目标-印度洋。”

王刚的话在李强的内心搅起了惊涛骇浪,作为一名军人能为自己的祖国承担如此重任,那正是梦寐以求的事啊。然而这名铁汉只是“噌”地起立,一个军礼,一句话:“保证完成任务!”

只是为了完成这一誓言,从那个时刻开始,李强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他在总部与冷平治上校的项目组详细探讨了行动的各个环节,观看了电脑模拟演示,对“激流行动”计划的思路了然于胸。冷平治他们也十分振奋,在以往的几十年中,总部的参谋人员策划了多少精彩的行动计划呀,但是绝大多数只能尘封在保险柜内。幸运的话,还能给后人作作参考,大多数是付之一炬。他们真是幸运了,将能看到自己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大兵团的作战行动,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

李强在总部完成了一切兵员、装备的调动手续后,立即与参谋部及冷平治他们几人奔赴阿富汗前线。一到阿富汗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幸好有一个强大高效的班子在处理具体的事务,迅速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司令部,指挥我军庞大的运输机群高负荷地运作,把兵员、装备源源运抵各集结点。各后勤旅的车队更是全力以赴地把重型装备、弹药运往前线各处。工程兵一点也不比前线的战士轻松,在雨季要保持山区公路、前线通道的畅通谈何容易,还得冒雨兴建、改建规模宏大的纵深防御工事。东西两条战线都打得十分火爆。

李强和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