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部分 (第1/4页)

只要美国不签字,这份协议就是一纸空文。后来总算新西兰开始接收这些“环境难民”了。

第二个遭灾的将是马尔代夫,它的面积虽然有298平方公里,可是平均高度只有1。2米啊!人口有28万,是图瓦卢的26倍。近年来海平面上升的势头果然如科学家的预言在加速上升。作为马尔代夫的邻国,又是“保护人”的印度只顾扩军备战,丝毫没有帮助马尔代夫的打算。于是马尔代夫总统加夫·罗迪就转向中国求助。两国的专家组呈递给首脑们的方案令罗迪总统大为振奋,要点是:马尔代夫部分最危险地区的人民先分批暂时迁移到海南岛南端的一个区域;我国资助马尔代夫运沙护岸,并建二座海水淡化厂,预计5年后暂居我国的马尔代夫人民可以回迁;我国将取得马尔代夫电讯公司的独家经营权30年,一家我国独资的渔业公司得到15年的捕鱼权,我国建造一座水文气象站资料两国共享。……

完全不同于新西兰接收“环境难民”,马尔代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继续存在下去,岛国数千年文化得以延续,28万岛国人民不必背井离乡。这当然得到马尔代夫举国一致的赞成,罗迪总统亲率外交部长、经济部长访问中国签署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协议。而且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等国也深感兴趣,即将组团访问我国,商谈救国大计。可是如此好事却触怒了印度,认为这是中国“扩张”的阴谋。所以悍然出兵占领了马尔代夫。

事后,在安理会上罗迪总统悲愤地指出,我们并未与中国秘密谈判,那些条款都是公开的,那么让印度也照此办理行不行呢?

印度代表对此不置一词,蛮横的嘴脸在世人面前暴露无疑。

台北俞府9月8日

不过作为“总统军事顾问”的俞老召集的会议并非讨论此类国际上的大事,而是迫在眉睫的抗御大陆“犯台”的部署。会上气氛沉闷,苦无良策应对。

事件的导火线是8月27日“立法院”在民独党的推动下,突破了国民党的拖延策略终于通过了“改国号”的提案。本来也只是民独党显示自己实力的一个花招,只要“总统”否决,立法院也无法拼凑到三分之二的票数来强行通过这一提案的。而且外围方面条件也不具备,美日军方当然希望趁中国海军尚在稚嫩时期将其歼灭,可是现在的大局并不利于立即采取行动。据台湾的媒体说,倒霉的是刚好在这一天土耳其“投降”了。于是大陆发出了最强烈的反响。

我国政府当即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指责台湾当局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迈出了最危险的一步,中央政府决不会坐视领土的分裂。国防部发布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为制止分裂作好一切准备;福建省、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地区进入局部动员状态。不过中央同时下达文件,要求加强经济建设工作,指出对付一小撮分裂份子的行动不能影响国力的增强。

不久,美军的情报源源而来,38军已经移师福建的晋江一带;二个航母集群已经南下进驻浙江的舟山一带;原来为菲律宾撤侨护航的南海舰队主力已移师广东北部的汕头-南澳一带,据说“菲律宾的抗暴形势已经稳定”;2个陆战师、3个陆战旅、最负盛名的“山林师”等都已消失在福建省沿海的崇山峻岭之中,近5万艘机帆船启封后已隐蔽在台湾对面的众多港汊中;……这一切对台军和台湾民众都构成了庞大的压力。

台湾的资深人士指出,自从民独党占据了立法院过半数席位以来,台湾民众就把自己送上了火山口。任何“扰动”都可以引起火山喷发。而且大陆已经掌握了绝对的主动,二次巴坦群岛的惨败,使台军明白任何“决战境外”的行动都是自杀。而“等待”解放军来进攻的味道不但是难受,而且是受不了。外资顿时不敢进来,岛上的大企业也不敢投资了,资金外流在加速。奇妙的是大陆却不受影响,没有人认为台湾能打到北京、新疆等内地,而且大陆军工企业的高速运转还带动了一系列企业的高速发展。

台湾高层于8月30日在总统府紧急磋商对策,当时除召集了军政要员外,还邀请了民独党的立法院长曹世度、总统资政吕屯奎、民独党主席前总统郑岁卞参加,以示“举岛一致、共御强敌”的决心。总统军事顾问俞老却以身体不适推辞了。

尽管接受“总统”的关照,联合情报总局局长方嘉余的报告,仍令与会者感到心惊肉跳:“……土耳其实质上的投降已经初步消除了大陆西部‘东突独’的大问题,令大陆军方士气大振。情报显示,大陆还策划在土耳其的东端搞一个‘土耳其维族自治区’以安置那些当年出逃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