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部分 (第1/4页)

在稍微后面的是霍灵宝中将指挥的辽宁号航母战斗群,什么,中将指挥单个航母群?是的,不过要几年后人们才能理解这一任命的意义,此乃后话。目前霍中将就站在高高的指挥舰桥上,注视着舰载机的升空作业。

辽宁号和四川号较后建造,它们修改了设计,直接安装核动力和新型电力系统,结构更显合理。郭珂上校率领的航空联队与洪上校的一样,他们在去年的中印战争中就在罗国海中将的指挥下并肩战斗,建立了殊勋。

集群的护卫舰队阵容更强大,刚投入现役的“霍去病”号是最新型059II型导驱,如前所述,舰首是双203重型舰炮,以超厚瓷钢板建造的舰体、局部还以钨网装甲加强极为坚固。全电推进最高航速35节,最大航程1。2万海里/22节。还首批安装了“冷眼IIH”被动相控阵雷达;“天罗盾”系统控制的CZ-1有186枚导弹。还有2艘东方级改进型,它们也去掉直升机机库,保留了飞行甲板和补给、充电设备,增加了CZ-1发射单元。有2艘引进的俄制“无畏”级反潜导弹驱逐舰,都进行了改造,辅以4艘037M型反潜护卫艇,共同担负海上反潜任务。4艘海卫II级导弹护卫舰,都是实力强大的防卫力量。以这样9艘驱护舰群为航母群提供防空圈和内层反潜是可以的了。

海下还有2艘超基洛级和1艘改进型汉级核潜艇是集群最外围的反潜打击,前者只能预先部署,后者可以始终伴随集群机动。空中有4架SH-6A实施远程反潜侦察,我军还没有S-3“北欧海盗”一类的舰载反潜巡逻机。2架加油型SH-6Y,升空后一次可以同时为6架歼-11H空中加油,这可以部分弥补没有弹射器的缺陷。

1艘新型南仓级远洋综合补给舰“林芝”号,虽然仍为37000吨级,但已作了重大改进,2台RZ-80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全电推进最高速度28节。瓷钢舰体大大强化了甲板,足以承受电动CH-47D和Z-14M重型直升机的起降。

任何人都可以想见建立这支舰队的代价,那么它们将有什么表现呢?霍灵宝航母群的目标是归仁、波莱古一带的地面目标,比洪学军他们攻击的金兰湾-芽庄要近一些,因此,二支联队几乎同时起飞战机。最先升空的自然是支持舰上的2架歼侦-17,它们轻盈地滑行了1百多米就升上了蓝天,真让人羡慕。那架YZ-14的升空就很惊人了,它的8叶旋翼展开后宽达32米,几乎占了四川号前甲板的全宽,不过在强大的电动机全速运转下,直升机还是顺利升空了,不久就在前方的6千米上空开始执行预警指挥任务。1架EZ-1也同时升空担负舰队的近程对空警戒,它只是把平板相控阵雷达收集的信息传输给“天罗盾”和空勤指挥官。至于反潜直升机是一直在轮流升空在集群的前方实施中程反潜,当然即使越军还有潜艇也是无法威胁这支高速航行的舰队的,但是那些美国“朋友”很可能插一手,这是不能不防的。那些SH-6的起降则不必挤占宝贵的飞行甲板,它可以稳定地停在海面上,由补给舰通过小艇、电缆和油管实施补给。

现在辽宁号的重型战机开始升空了,这可是首次全副武装带有作战任务的起飞啊。首先起飞的是一对EQ-6,现在的空中编队总是由此类电子战机打头阵的,它们的平直机翼、机翼前的电动螺旋桨非常有利于短跑道的起降。在滑橇甲板的起飞可没有弹射起飞那么复杂,双机在起飞线停稳后,电动机以满负荷运转。得到升空的指令后,飞行员松开了刹车,立即将电门推杆打到超负荷档,电动机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负荷一倍呢。2台6500千瓦的电机几乎是以1万千瓦的功率在运转,在夕阳的照耀下战机如脱缰野马疾驶,加速度达到0。5G。以如此的加速度滑行200米将可达到45米/秒的速度,加上航母给予的20米/秒的前进速度已经接近了Q-6的起飞速度230公里/小时。

如果是从平甲板上起飞那是极端危险的,任何意外都将导致战机掉入海中。英国人发明的滑橇甲板,在前部上翘了12度,对战机的加速影响不大,但EQ-6H脱离甲板时得到了一个向上的速度分量约为13米/秒,所以即使不计机翼的升力也足以让战机沿一条抛物线上升1。3秒,然后再下降。战机在这段时间内至少可增加6米/秒的速度,可以稳定升空了。唯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加速过程中,飞行员绝对不允许拉机头仰升,必须保持平飞的姿态。接着是8架Q-6H升空。

接下来歼-11H的升空自然要惊险得多,它们以正常重量起飞时,加速度可以达到1G,也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