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部分 (第1/4页)

拉斯基地为570公里,即使横跨印度大陆到西部的又一重要基地果阿也不过1千多公里,全部在歼-11、“飞豹”、Q-6的打击范围。而从甘岛北上马累,与印军从特里凡得琅增援马累都是560公里,摄于我军远程打击力量的威名,陷入敌对人群之中的马累入侵军已经慌乱不堪。而且甘岛的空军还严重威胁印军对特混舰队的补给和增援。

印军则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达维尔多要发挥陆军的优势是不错的想法,问题是印军事先根本没有此类计划,要组织一场如此复杂的反击战至少要进行一周的准备。印军还必须大规模调动陆军加强各海军基地的防御,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防御系统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呢?马累现在又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大规模增兵的话,经济和政治上都难以负担,那里的印度移民已经千方百计地在逃回本土。仅靠一个旅的陆战队和少量的空军和海军,那里根本是一些低平的沙地,怎么能抵挡中国海军的突击呢?那支特混舰队也处于危险的境地,北部有大尼科巴岛上中国空军,西面有甘岛基地的空军威胁,东面是中国的远征舰队。从本土南部基地提供的增援和补给线则随时有被甘岛和斯里兰卡南方的中国突击力量截断的危险。

更要命的是,中国国务院的新闻发言人对记者的提问:“新德里的海军司令部是否列入了中国的海上反击名单?”不予正面回答。印军总部必须作出决死的努力来挽回颓势,而中方当然会充分利用这一态势来夺取最后的胜利。一场决战势在必行。

卡卢特勒 10月4日10:30

今天这里大军云集,后面不但有科伦坡基地武装直升机的支持,而且有来自特里凡得琅基地战机的强大空中打击力量的火力。钱德勒中将亲临这个前线指挥部督战,务必在黑夜降临前夺下90公里外的加勒港。

大多数军事专家在这场中印海战中关注着双方舰队的移动和远程战机部署变化,对中国海军神出鬼没的谋略以及展示的实力惊叹不已。可是在事后的分析中那些海军权威和美、俄、日、英等海军强国才再次领略了王刚战略上的深厚功力。我国始终不对印度宣战,坚持是两国的海上冲突,世界各国就不必明确表明支持哪一方,基本上不会影响与我国的经贸往来。缅甸政府理直气壮地声明,中印并未开战,缅甸理所当然地允许中国的民航机过境。而作战中的中印部队感受更深的是中国庞大的动员船队发挥的作用。

很多人注视的是10月2日傍晚从新加坡樟宜基地出航的航母集群,实际上满载各种战争装备和物资的庞大船队早就部署在印度周边的海域。挂方便旗是国际航运界的惯用经营方式,用以躲避本国的高额税收和严厉的劳工法规。例如,一家美国的航运公司的货轮可以挂上巴拿马的国旗,船长可能是希腊人,大多数船员还可以是中国人呢。我国控制的占世界第5位的船队当然也打着各种旗号,在发生中印海上冲突后挂我国国旗的船只就不宜离开印度太近。但是挂朝鲜、柬埔寨、巴拿马、利比里亚等国国旗的船只当然可以自由地航行在印度洋上。

我军攻占安达曼岛时,2艘挂着柬埔寨国旗的2万吨级集装箱轮刚通过韦岛进入了印度洋,8小时后它们就靠上了大尼科巴岛在近岸处抛锚,2架经过改制的Z-14飞了过来,它们的底部有摄像头和机械手,技艺高超的飞行员和挂钩人员很快地把集装箱锁定在直升机底部,升空后就飞到岛上的一处岗地上,将集装箱放到了一个个缓冲垫上。那里的工程兵得到大批施工机械、建材后,自然很快就建成了一个庞大的野战机场。

我军攻占维沙卡帕特南时,2艘原定驶往吉大港的巴拿马籍巨轮满载着从欧洲采购的施工机械、建材、食品和生活用品,“恰巧”航行到孟加拉湾中部距维沙卡帕特南550公里的海域。16小时后它们靠上了维沙卡帕特南港,要快速修建一个纵深防御系统需要的就是这些民用物品。

我军攻占甘岛时,有4艘巴拿马籍的杂货船和油轮刚由西向东驶近赤道海峡,接到命令后立即转向南方,4小时后就靠上了甘岛的海军码头卸下了5万多吨的施工机械、水泥、钢材、木材、燃油和食品等民用物资,不过到了工程兵的手中也许就成了军用物资。20小时后2艘挂着朝鲜国旗的货轮靠港后,卸下的是导弹、相控阵雷达天线和部件,还有大批的弹药。

至于加勒港更是不断地有商船进出,远在200公里开外“封锁”的印军小舰队当然无法拦截。每天有几十艘乃至上百艘商船要绕过斯里兰卡南端航行,印军敢去一一拦截搜索吗?斯里兰卡政府军之所以能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