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部分 (第1/4页)

消息公布,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很明显这是美军为了尽快把人弄回来才不得不吞下的苦果。台湾军方则是先喜后忧,美军的协防将不会受这些“俘虏”的影响了,可是大陆为什么肯放这些人走呢?难道是有了对付美军航母群的绝招了吗?双方还撇开波斯湾的冲突,哪又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后来人以超脱的地位更能看到事件深层次的本质,2030年美国的现代战史研究权威史多葛教授,在回顾文章中指出:美军干预中国统一所引发的美中冲突,尚未正式展开已经露出了败迹。当时的美军高层违背了一条原则,二战后美军所有取得胜利的局部战争,都是在对敌军拥有绝对的技术和装备优势的情况下取得的。即使人们讨论得很少的朝鲜战争也不例外,当年美军在海空力量上对中国军队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那是一场陆战。美国陆军对刚打了三年内战的解放军没有绝对优势。

而在台湾冲突爆发前,美军对中国解放军在冲突海域并不具备绝对优势,而且在此前几场预演的小冲突中,已经显露了这一点。可是决策层仍鲁莽地“以为”拥有绝对优势,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尽管后来是以“和平协议”来掩盖失败的事实。

第三节 高举国际共运大旗

台湾领导层不会轻易同意统一大业,因此台海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人们也都知道台海冲突决不是中国的一场内战,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不会有任何悬念了。如何应对美军的必然干预,就成了考验国内业余军事战略家功力的大题目。有一派干脆认为拥有全球部署的美军太强大了,解放台湾的行动必定招致美军的打击,不但解放军会遭受重大损失,而且沿海地区都可能遭受直接攻击,随之而来的经济制裁将中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

更多的人则认为,只要我军依仗先手的优势,以狂暴的导弹打击遏制台军的防空系统,再以强大的空军突击力量进一步摧毁台空军和防空兵,夺取台海的制空权。2个陆航集团军垂直登陆到台军沿海防线的背后,然后夺取一个中小型的港口。登陆的先遣部队可以利用港口的便利卸载重型坦克,重型装甲部队沿西岸公路强攻台北,而陆航集团军沿中央山脉的边线挺进,再加上几个山林师扫荡溃散的台军。在2-3天内就可以奠定大局,美军的航母群根本来不及前来干预。表面上看这一派很激进,属于速胜论,但是骨子里还是怕美军。只是试图以导弹+空军的优势,“避开”美军的干预。他们自然很不理解王刚居然预先宣布动手的期限,现在美军的4个航母群已经摆在了那里,他们完全可以拖过7月1日。更不理解的是居然还在事先接连刺激美军,使美军更加“坚定”了干预的决心。现在事情岂不是更难办了。

王刚领导集团并未遵循上述思路行事,而是走着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王刚从他挑起这付担子时,不仅决心继承前辈开辟的强国之路,引领13亿中国人民冲击世界强国的地位,这将是一条充满剑与火的不归路。他更是豪情满怀地担负起掀起国际共运高潮的任务。

共产主义无疑是人类崇高的理想。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变色,不但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而且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罪恶的资本主义体制似乎成了人类前进的方向,美帝国主义却成了人类的救星。然而事实教育了人们,德共主席在本世纪初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帝国主义的全球化意味着:战争和干预成为维持“新的世界秩序”的手段;工人阶级以及所有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受到世界范围的侵害;越来越多的人被剥夺了工作、受教育以及获取信息的权利;破坏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成就,剥夺了工人运动在一个世纪漫长的斗争中从资产阶级那里获得的人权、民主和社会权利…。

年青的中国人也得以目睹了在不少私人老板开设的矿井和砖瓦窑里,工人真是牛马不如;不少城市和乡村的姑娘再次沦落为有钱人的玩物;即使是国营企业的经营者一旦把自己与“老板”等同起来,工人的境遇那就很凄惨了。资本主义毕竟只对少数人是美妙的。美国也不等于“绿卡”,中国的货轮被拦截检查,大使馆被隐形轰炸机轰炸,战机在自己的经济专属区被撞落…。美国人的“人权”和“平等”都是向外的,他是要求别的国家的人有权做美国人的廉价劳动力。如果美国人真的搞全球化,那么重视“人权”、“自由”,那么好,把中国与美国合并起来,13亿中国人统统算美国人行不行呢?美国国会通过这个提案的可能性不会超过0%。

王刚坚信国际共运的低潮是暂时的,就如同中国革命遭遇第五次反围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