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 (第1/4页)

※※※

当然奇兵只能起突袭的作用,那么正面强攻的主力有些什么新的装备呢?吕水正部长的报告相当振奋人心:

空军将在夺取海峡制空权发挥关键作用,而他们的进步也最突出。第一位的当推歼-21“红箭”,其后击伤并迫降“曙光女神”确立了它当世无双的崇高地位。红箭工程局在拿出3架原型机的同时,生产厂已经在加紧组装2架侦察型,去年底2架歼侦-21已经试飞成功。当迫降的“曙光女神”运到工程局后,专家们如获至宝。得益最大的当然是隐形涂料研制组,我国的涂料经多年攻关进步极大,吸波能力一点也不比美国的差,差距在与机体的粘结力和耐冲刷性能上。至于用在歼-21上的还有一个耐高温和热应力问题。“曙光女神”的涂层实体给了专家们很大的启示,一下子把我国的隐形涂料性能提高了一大截。关键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已经有了很深厚的基础,才能有如此的收益。歼侦-21以新工艺涂装了改进配方的YX-21涂料后,RCS降到了0。01。以他们的高空、高速性能暂时世界上还没有战机能威胁它们。侦察器材部门更是直截了当把“曙光女神”的多光谱照相机拆装到一架歼侦-21上去,效果很不错。

不过更惊人的技术还是歼-21系列的空中起飞技术。工程局一开始就认识到,我国还不能有美军那样的全球部署的基地,歼-21对基地有特殊要求,其航程大约为8千公里,即使可以空中加油活动范围也有很大限制。他们受到航天局空中发射技术的启发,决定搞空中发射。歼-21的最大起飞重量为34吨,Y-14完全可以将其驮运到空中,然后飞行到目标空域的附近再放飞歼-21。这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Y-14可以给歼-21一个0。8马赫的初速,并带到了11000米的高空,两机分离后,歼-21还可以通过俯冲得到加速度,那么只要很少的纯氧助燃就可以达到启动CY-1超音速冲压发动机所需要的2马赫的初速了。预计在3月初可以进行空中起飞的试飞。

吕部长接着介绍:“Y-17H隐形运输机已经实用化,小批量生产了。如前所述它的有效载荷为1。5吨或搭载15名全副武装战士。最大航程4500公里。只需200米跑道就可以起降,可在航母支持舰上起降。…”

特种兵司令郝志刚就回忆起去年底视察隐形机生产厂的情景。当时特种兵部队对歼-17系列战机的需求很大,而且认为速度还可以提高以加大机动性,但飞机厂远远不能满足,部队很有意见。于是郝司令由吕部长陪同去视察成飞的417分厂。深入车间一看才知这款震惊世界的小飞机生产难度之大:飞机的骨架是由镁钠合金焊接而成的,在骨架上涂刷的隐形涂料毒性很大,是在全封闭的静电喷涂车间完成的,再经红外线烘烤,需要多层喷涂。这二道工艺比较简单。接下来是在骨架上覆盖蒙皮,安装和连接其他设备和结构部件,当然这些设备部件尽量用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则要涂隐形涂料。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蒙皮产生的升力和设备的重力不是直接落到骨架的金属上,而是经过隐形涂层才到达金属件上的。

在飞行时,特别是机动飞行时,隐形涂料上有近千个连接处,任何松动都会导致涂层的脱落,在安装时也可能破坏连接处的涂层。要命的是当时还不能发现,只有当总装完成后,将整机送到全封闭电磁屏蔽的测试间内才能测出其RCS,并找出涂层脱落之处。其后的处理也非常困难,要拆解机体,而拆解时又可能碰坏其他地方的涂层。而且每次飞行任务完成后也要进行测试,一旦连接处有涂层脱落,处理也很繁琐。这就导致了飞机厂成品率低下,战机的出动率也不高。

歼-17的速度和机动性当然有提升的余地,但问题还是在连接处。速度上去后机体的震动会加大,涂层脱落现象就更严重了。要提高升限就要加大翼展,翼尖处的震动会加大,这里的涂层一旦损坏,会导致RCS大幅度上升。

郝司令听了祈总的汇报才知隐形小飞机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制造,要提升性能更非易事。不过祈总接下来的报告如同拨云见日,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经不懈的努力于最近解决了这个难题,研制出了新的结构材料――碳纤维/镁钠合金结合材料。碳纤维玻璃钢本身的强度很高,并不亚于镁钠合金,但是其连接性能太差,既不能焊接,又不能铆接,表面粘结的强度也不高。材料工程师把两者来了个嫁接:在一根镁钠合金梁材的两端形成一段丝状体,然后与碳纤维共同编织,再分层涂上树脂材料,固化后就可以制成一根既有金属段,又有碳纤维玻璃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