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 (第1/4页)

���8年的不懈努力于1997年6月25日第二代变稳飞机K-8V试飞成功。它配有先进的电传控制系统,综合模拟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实现三个自由度变稳。

我军的科技人员似乎是挖掘武器潜能的高手,他们改进的萨姆-2导弹、米格-21让俄国人都感到不可思议。在这款米格-19上,我们的研制组似乎也在继续努力。他们又成功地把K-8V的三轴变稳系统成功地移植到BW-1上,研制成功BW-2。因为K-8的最大平飞速度只有800公里/小时,而且歼教-6的成本和维修费要低得多。于是世界上有了一款最便宜的“空中魔术师”。它可以模拟歼-10、歼-11、歼轰-7、F-16、幻影机…,以它来培训歼-11的某些飞行课程,那可以节省多少费用啊。

那个被研究院的上上下下称作“疯狂的米格19组”的项目组,仍在不懈的努力。他们抓住了电脑、接口件、电传作动器价格大幅度下降的契机,把一批歼-6改装为电传操纵,又应用BW-2的一些技术,制作成高级的无人驾驶超音速靶机,它们能模仿F-16、F-15、F-35、F-18…,性能比美国的“火蜂”高得多,外国公司都定购了不少,这又为公司挣了一大笔钱。

此时我国的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已有相当的根底,而且为了研制远程巡航导弹,研制成功微型涡扇发动机。当贵阳飞机发动机厂的项目组接到改进WP…6甲III型的任务后,决心以高性能的涡扇发动机来替代油耗惊人的涡喷发动机。他们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这是为强-5D和歼教-6改装用的,进气口不能变,尺寸也不能有大的变动。他们利用了内置的小型电动机,既可以作为启动机用,又可以有力地抑制发动机的喘振,还有微波助燃、等离子发电、电磁TVC技术,钨基高温合金又大幅度提高了涡轮前温度…。他们于去年中拿出的WS-6性能相当惊人,推力和加力推力增加并不多,分别为30千牛与37千牛,突出的是耗油率,在不加力时,降低了约50%,加力时降低了75%!当然它还提高了可靠性和战机的机动能力,发动机的寿命也提高了150%。

可以想见WS-6大大提高了歼教-6的身价,每个飞行小时的费用大幅度降低,而且可以培训更多的飞行科目。歼教-6的改进项目组自身也不甘坐享其成,他们在翼尖安装了导弹干扰器,可以干扰雷达导引导弹的攻击。在机身下挂载机载雷达吊舱,可以培训对地攻击的课程。

而南昌飞机制造公司本意是为了提高出口Q-5M的性能,以增加收益并扩大出口。可是WS-6涉及许多机密技术,国家暂时没有批准出口。于是他们干脆对现役和退入预备役的300多架Q-5D进行改进研制,在去年10月初拿出了3架样机,让空军有点动心了。原来南飞研制Q-5D时引进意大利AMX攻击机的导航攻击系统的17项电子设备,并对冷却、电源、油、电子战、照明等系统做了改进。为了满足大幅度增长的机载设备的用电,不得不增加设备和重量。现在有了金龙电池、镁钠合金、曲面相控阵雷达、电传操纵系统、雷达告警/干扰、“探针”热成象仪、卫星导航仪等,他们一股脑儿利用到Q-5D上,供配电系统简化了、起落架减重了、火控系统有俯视俯射能力。就这样飞机还能减重220公斤,他们没有用来增加有效载荷,而是在机腹要害部位加装了钨网装甲板,增加了防护力。他们并不在乎发动机推力没有增加,因为超音速对于对地攻击意义不是很大。但是低油耗,一下子把Q-5的战斗半径提高到1200公里。如此一来,它那2吨的挂载就可以发挥作用了,改装的费用并不高。

不过11月份接到的指令是,改装5架作演示用。再以此为基础研制无人驾驶遥控型。其核心技术是研制任务计算机和抗干扰通讯装置,前者可以储存每次任务的指令文件,并控制顺序执行,根据战术环境的变化可作一定范围的变化。后者的研制更困难,它要把机载设备探测到的战术环境信息压缩后发送回去,又要接收加密的指令解密后,传输到各执行机构执行,或修改指令文件。难度是抗干扰,不仅抗敌人的干扰,大机群出击的话,自身干扰也是大问题。其他的改装是,增加电视摄像机;弹射座椅和人员支持系统拆除后,可以增加燃油或炮弹或炸弹;如果是作一次性攻击的话,起飞后起落架可以甩掉,座舱内可以装炸药。

当然大批的歼-6也在改装。这一对战机在台海战役中将发挥特殊的作用。

话扯得远了,却说此时宫本首相向联合舰队司令官奥野永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