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部分 (第1/4页)

去?二处的空中指挥官几乎同时下令“追!”。

“立即返航、立即返航!”他们的耳中马上传来地面指挥官的命令。

冷静下来的空中指挥官知道,这很可能是老共设下的陷井,一旦追过中线,自己以数量劣势,导弹又白扔了一批,而对方则可以在预警机和地面雷达指挥下从容应对,自己可没有好果子吃。可是长官接下来的说明惹火了他们。

“让盟国空军来对付中共的船队和战机,你们没有他们的识别码,立即返回基地以免误伤。”。

“李长官,这个区域不是我们分管的吗?”。

“盟军肯接管任务就不错了,你们立即返回基地!”。

“是…”拖长的语调宣泄了他们的不满。不过对老共的战机为何突然返航,高官和空中指挥官双是找到了答案,原来中共的预警机发现了美军集结的舰载机联队。看来老共也是怕美国人的!他们当然不会把白丢144枚导弹的丑事告诉美国人。美军的预警机也发现了中共机群的返航,结论当然也是相同的。

这就是美军舰载机联队到达前的战况。

现在赶到中线附近的美军舰载机联队已经没有对手了,中共的机群在110公里的西边盘旋,杜葛里少校率领的2个中队“超级大黄蜂”-他们都挂载空战武器在6千米中空警戒着,另2个中队由兰维斯少校率领,他们挂载的是反舰导弹也在6千米空中盘旋。取这一高度可以防范高炮和低空近程导弹的攻击。当中共的第一梯队约500艘机帆船越过中线时,兰维斯命令投掷了一批照明弹,并发射了2枚火箭弹以示警告。他并不想以昂贵的反舰导弹来攻击这些破木船,他看中的是第二梯队的600多艘舰船,其中有6艘大型坦克登陆舰和30艘登陆艇。此时又有6架“电子黄蜂”来支持他们,不远处的大批中共战机终究是莫大的威胁。

很快第二梯队的舰船也越过了中线,兰维斯少校根本不想深究中共为何不派护航战机,这支数量惊人的船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他们的导弹百发百中也只能干掉192艘,其余的只能留给台湾人了,他们只要用炮弹就能收拾那些破木船。少校命令全体锁定那36艘登陆舰艇,超级大黄蜂的火控系统可以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当24架战机发射出锁定脉冲后,几乎同时自己的雷达告警接收机也发出了尖叫声,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下面的海上散布了大批的浮球式“微波炉雷达”,它们接到机帆船上控制人员的指令就向空中发射模拟“道尔-M”、“海麻雀”“海红旗-7M”,甚至S-300系统的雷达脉冲,它们并不用接收回波,所以波束很宽,只要配上简单的跟踪装置就能照射到那些战机。

美国人可不怕,超级大黄蜂-不管是制空的、反舰型的,还是电子黄蜂,都挂载了“哈姆”反辐射导弹,只见夜空中闪起了道道火链,自天而降。当美国人发起导弹攻击后,海面上的船队也不甘示弱,同样升起了道道火链,而且密度比美国人的还大。结果居然是相同的,互相无伤亡!。

那些哈姆导弹是不需要制导的,直奔辐射源而去,可是只要没有直接命中那些厚实的碳纤维玻璃钢圆球――那个机会比福利彩票中大奖还小,这些模拟雷达照样闹得欢。而船队发射的都是浏阳花炮厂特制的火箭弹,其喷焰与固体火箭的光谱很相似,而且能升上近千米的高空,仅此而已。它们当然不能打下飞机,不过也吓得大黄蜂只能高高在上。

少校火了,命令直接攻击舰艇。于是“鱼叉”、反舰型“小牛”还有激光制导炸弹纷飞而下,瞄准的是那36艘登陆舰艇。少校不知道他的目标净是些“大名鼎鼎”家伙:6艘是美制山字级坦克登陆舰倒是有4,080吨,可搭载165名士兵、2,100吨物资和2艘人员车辆登陆艇呢,不过它们绝对是世界上硕果槿存的老爷爷级此类登陆舰了。30艘是我军的067型登陆艇,是我军预备役中数量最多的小艇。不过此时舰艇上既无陆战队员,更无坦克之类的战车。内部粘满了发泡塑料,注意不是“塞满”,只有最少的人员在操纵舰艇上的双37近防炮、舰载型的PGZ07式弹炮合一系统和海红旗-7M防空导弹等,他们都配备了最充分的防护装具:防弹衣、头盔、防寒潜水衣、气涨式救生筏等。舰艇的发动机都拆光了,配上了金龙电池驱动的电动螺旋桨,都是遥控操纵的。

大黄蜂提供了最好的靶弹,我军的近防系统受到了实战的考验,附近机帆船上的雷达、红外跟踪系统记录了它们的战绩和不足之处。当然这些系统无能对付大黄蜂的导弹饱和攻击,几乎全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