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部分 (第1/4页)

字形封闭巡航,它们不时大幅度转移位置。一般战术导弹战斗部的末端机动距离是很有限的,其携载的空空导弹将难以捕捉到目标。庞大的F-16机群将在低空扩大搜索范围,防止我机从极低空发起突击,掩护攻击机群对航母发起突袭。F-22将一心一意地攻击我预警机和电子战机…

··而我军面临的问题是,一些“秘技”已经公开;为了保护航母群不能搞“大踏步后退”等机动战术;能出动的战机数量受到限制,数量上不能形成明显优势。好在我军的任务单一,只是拦截敌机,并不出击美军航母群;战区仍在陆基预警侦察系统的支持范围内。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军士气高昂,上下同心奋勇杀敌。美军对我国本土的袭击,进一步激起了我国军民的同仇敌忾,空中勇士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身后是自己的家人和父老乡亲。

··一开局双方仍是展开电子战-电磁战、电子对抗,以争夺电磁频谱使用权和控制权,对敌方的军用雷达、通讯系统、导航系统、制导系统、指挥系统和光电探测系统所使用的辐射电磁波进行侦察、干扰、破坏、摧毁乃至反利用。

··一般而言,电子对抗分为电子支援EMS、电子进攻、电子防御。EMS是对敌方雷达、导航、电子指挥、数据传输系统等发射的信号进行检测、识别、分辨和定位,为作战时实施电子干扰和反干扰做准备。

··电子进攻,分电子干扰和反辐射摧毁。电子防御包括反侦察、反干扰、反摧毁。反干扰就是当对方施放电子干扰时,通过采用动目标窄带滤波系统和新频段,改变雷达波信号,以至于采用复杂信号波形、提高雷达发射功率和频带宽度等方式对抗。反摧毁则是采用双、多基地雷达、低截获概率雷达、雷达发射控制等技术,使反辐射导弹的导引头难以截获和跟踪目标雷达。

··非核电磁脉冲微波炮是对付反辐射导弹的新式武器,也称为双模高功率雷达:先以通常方式对反辐射导弹搜索、识别、跟踪,然后跳变到长脉冲大功率的模式,将1-10兆焦耳的脉冲能量射向目标,使其制导系统阻塞和损坏。

··这次美军不再出动低速的“联合铆钉”和“罗盘呼叫”,一式是新型的EF-18和EA-6B,但是他们仍未取得优势。得到“天罗盾”保护的EQ-6机群的功率比它们大得多,而且战区靠近我方,大功率的舰载干扰机也可助阵,重型战舰上的电子侦察系统也比机载的灵敏得多。指挥部这次下大本钱来攻击美军的预警机,一次发射了8枚DF-21M,并以30枚假导弹的发射来扰乱美军“天基红外预警系统”,不久即在E-2、E-3活动空域的上空布下了32个真假弹头,完全打乱了它们的阵形,在高速机动中1架“超级鹰眼”被击落,近炸引信又重创了一架E-3。尽管梅里斯预先出动了2架E-2在低空盘旋,此时立即快速补位,美军的整个空中预警指挥系统还是出现了3分钟的混乱。

··企图偷袭我预警机和电子战机的24架“猛禽”则遭到我军8架歼-8M和16架歼-11的上下夹击。此时的歼-8M已经贴上了新颖的眩目吸波薄膜,薄膜比涂料容易施工,毒性相对也小得多,维修也简单,飞机的RCS降到了1以下,还有目视隐形性能。300公里外的美军预警机根本无法探测到,“猛禽”的机载雷达对它的探测距离也不超过40千米,歼-8M采用高举高打的战术,发射的格斗导弹从后上方死死咬住“猛禽”,“猛禽”对上方的隐形功能实在不怎么样。有了被动雷达的指示,歼-11可以清晰地得到“猛禽”的信息,由于强烈的电磁干扰,双方都无法使用中远程雷达波制导的空空导弹,展开了激烈的近程格斗。要知道“猛禽”为了隐形是牺牲了部分机动性能的,在与拥有电磁TVC性能的歼-8M和新型歼-11的“贴身”搏杀中根本不占便宜。

··而且在战术上我军也有创意,拦截时凶狠地歼灭“猛禽”,而不是单纯的堵截。美军的中队长兰斯少校犹豫了片刻,“猛禽”可是要2亿美元1架的啊,但是梅里斯中将强硬地要求他们不惜代价地摧毁敌电子战机。少校咬牙率领几架“猛禽”脱出战局,终于接近了YJ-14和YJ-7H并发射了新型“哈姆”反辐射导弹和AIM-9X“响尾蛇”导弹,还向EQ-6发射了“哈姆”。“猛禽”弹仓内的载弹量实在不多,发射完了就赶紧溜之乎也。少校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3架“猛禽”被击落,2架遭重创,他自己和另外4架轻伤。隐形机的维修是相当复杂的,即使轻伤的“猛禽”要修复并恢复隐形性能也非易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