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2/4页)

虑,在以後的日子里,恐怕和风雨他们的距离将越来越远吧。

“难道……难道伦玉关不是你的心血,你不觉得心疼吗?”

不甘心之下,欧静还是做了最後的努力。

白起深情地望了一眼这座雄关,叹了一口气,说道:

“不心疼是假的,不过我已经立下了圣龙血誓,风侯便是我效忠的主公。在心疼的同时,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士为知己者死,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没有遇到一个好的主公郁郁而终,我却遇到了。风侯能够舍弃伦玉关,足以说明他的雄才大略,堪与古今贤王相媲美,只有在以天下为棋局的雄主眼里,天下第一险关──伦玉关才会是一个毫不犹豫就可以放弃的棋子,从来只有棋子为棋局服务,又怎麽会有棋局为棋子服务的道理?

而且,既然能够跟随如此明主,我相信用不了多时,这座从我手里放弃的名关,一定会从我的手里再次夺回,我一定会回来的!

现在我唯一担心的是,这样规模庞大的撤退,势必会引来各路势力的虎视眈眈,朝廷也不会什麽也不做的看著风雨军把力量汇集在一起。这路上……”

欧静叹了一口气,很疲惫的从怀中拿出了一个锦囊,说道:

“风侯也想到了这件事情,我走时他特地从军中捎来这个锦囊,让我交给你。”

白起急忙拆开一看,不由高兴得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风侯果然不愧为当代名将,如今我这边就没什麽问题了。”

第二十一章 撤出名关

第四集风雨会师第二十一章撤出名关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这一天是风雨军驻伦玉关的青龙军团撤走的日子。

虽然只是一个兵团,但由於伦玉关是风雨军初期崛起的基地,所以还是有许多忠心耿耿的预备役战士、心甘情愿追随风雨的百姓以及想建功立业的冒险者一起撤离,以至於总人数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当然圣龙传统的重视乡土之情,使得更多的百姓不愿意离开已经扎根的土壤。於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亲人挥泪别离的局面,还有一大批父老跪地请求风雨军不要撤出伦玉关,这一切都令人感到心酸。

但是不管怎样,已经定下的行程是不容更改的,青龙兵团和追随风雨的百姓们踏上了前往凉城的征途,虽然有许多人心裏面对於这片土地有些恋恋不舍,但是更多的人则是朝气蓬勃、信心十足的准备追随风雨一起建功立业。「白将军,一路走好,请代下官向风侯问好,谢过当初的解围之恩。」接手伦玉关的林仁山,为白起送别道。

「林将军您自己也要保重,伦玉关是防范呼兰南侵的一大壁垒,而且也是迁制异心者和策援京城的要津,请务必慎重!」白起也真诚地说道。

「放心吧,只要有老夫一口气在,就绝对不容伦玉关有失!」林仁山斩钉截铁的说道。

他当然清楚白起的意思,驻守伦玉关不仅仅是为了防范呼兰人,更重要的是如今镇守渔阳、幽州的燕字世家,正因为朝廷的日渐衰弱而蠢蠢欲动,而如果一旦东北有变,如今自己镇守的伦玉关和上官明镜镇守的韩陵,就成了拱卫京城的两道至关紧要关卡,只要这两座城池在朝廷手中,燕家铁骑就无法渡过圣龙河威胁圣京了,可能的叛乱也就被限制在圣龙河以北的区域裏。

由此可见伦玉关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天下形势的发展。

可是如今,朝廷为了牵制风雨军的势力,只调派了延城的兵力前来镇守,而将精锐的锦州兵马留在原地,风雨军西去又带走了大批青壮,使得整个伦玉关的城防显得相对薄弱,自己肩上的责任也就非常沉重。

「祸起萧墙啊!」

如今圣龙帝国就如同一个大火药桶,随时都有爆发的危险,各派势力都拥兵自重,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即使是一向以忠於朝廷的高战一系、和宣称捍卫神州的风雨军也不能例外,由此可见时局的艰辛。

「哎!」白起和林仁山有些意外彼此居然同时叹气,互望一眼之後,哑然失笑,抱拳作别,两人都清楚,今日一别,天知道日後是友是敌。

「白将军,你真的认为朝廷会中途设伏吗?」路上欧静对於白起的担忧依然十分怀疑,她皱眉说道:「风雨军并没有反抗朝廷之意啊!」

「今日没有,你能保证明日没有吗?所谓官逼民反,即使是风侯恐怕也不敢说如果朝廷真要逼紧的话,他绝对不会反抗吧?就算风雨军真的不造反,但是对於这样一支完全在朝廷控制之外的军队,哪一个上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