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2/4页)

〔凰啦恍莸木稣剑�馐翟谑欠缬昴壳凹�ο胍�苊獾摹?br /》

“命令各路兵马全部做好战斗准备,各地的预备役立刻归队,随时待命!传我把八百里急令,让青龙军接管城防,秋风军迅速奔赴锦州,白虎军也随时准备机动!”

风雨铁青着脸,一字一句的下达着命令。这封信传来的时候,事情该发生的恐怕也差不多都发生了,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李中慧能够及时阻止这些笨蛋的鲁莽行动,否则的话,自己将不得不挤牙膏似得把这些年积存的所有军事家底全部调动出来,面对燕南天咄咄逼人诸侯联军的兴师问罪了。

……(本卷结束) ……

第十四集 汉月计划

第一章 智摄群英

第十四集汉月计划第一章智摄群英 当李中慧赶到战场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漫天的红霞映遍了整个天空,会合了黑狼军、碧蛇军、近卫军和尚兴部共计六万五千余人的风雨军,与燕耳及其援军共七万三千兵马的燕家铁骑,在距离圣京城二十里地的旷地上,隔着一条小河对峙了起来。

双方的统帅都没有立刻发动进攻的打算,纷纷隔岸驻扎,经过长时间苦战的战士们终于有了喘息的空闲。但是将领们却没有如此的享受,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在主帅营帐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认真而细致的筹划着战斗的安排。

战场上凝聚着一种反常的宁静,以至于变得异样的压抑,有经验的战士心里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的前奏,风雨军和燕家军的第一次交锋在历史宿命的安排下,违背了双方统帅的意愿,似乎无可挽回的延续到了第二场。

风雨军和燕家军的昌化会战,是在双方的遗憾之中落下帷幕的。

当燕耳还没有来得及决定是增援马礼以便拿下蒙璇来突破战局,还是及时撤退避免被风雨军包围的时候,赵亮便已率领着风雨军的主力出现在了战场之上,紧随而来的是渡过圣龙河的黑狼军,战局很快发生了逆转,燕家军的优势不复存在。所以,燕耳立刻做出了最为果断的命令,率领燕家军脱离战场,代价是马礼阵亡。

而很快,刚刚让对手领教了什么叫做奋力死战的风雨军,也随即领教到了燕家铁骑的英勇顽强。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自古以来,燕赵多悲歌。幽燕之地本来就是多战之地,在圣龙帝国的历史上,这里的豪侠、壮士、死客层出不穷。有飘然一身刺杀暴君的侠客,有孤军奋战视死如归的军人,更有千金一诺取义成仁的英杰。

轻剑狂歌的土地养育着热血沸腾的男儿,他们没有江南人的精明,也没有中原人的富庶,但是他们豪爽大度,义字为先,慷慨而从容,秉承了圣龙千年的尚武精神,守卫边塞、开拓疆土、游侠仗义,历来都是圣龙帝国最为强悍的军人和子弟,也是帝国的脊梁。

所以,在如今面临战场严峻危机的时刻,燕家铁骑的战士素质和军队纪律在这里展现无遗。这些殿后的幽燕男儿,个个悍不畏死,置生死于度外,用自己的生命来为战友和同袍争取撤退的时间,甚至在间或中还发动一些凌厉的反击,令乘胜追击的风雨军也损伤不小,再加上燕家军主帅燕耳的及时撤退和从容指挥,以至于虽然有蒙璇、尚兴、耶律明雄这些名将的督促,追击中的风雨军却终究无法扩大战果。

最后的结果是,燕耳很遗憾自己没有利用自己占据优势的这段时间重创风雨军,而意识到没有完成风雨交待的任务之后,满心懊恼的蒙璇则在一心想报仇的耶律明雄的鼓动下,更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追击。

于是,在蒙璇的鞭策下,全力攻击的风雨军和进行梯次撤退的燕家军展开了一场消耗式的追击战,直到圣京近郊,也就出现了李中慧眼中对峙的战场。

总之,这一场昌化会战向世人展现的是当代圣龙帝国最为强大的两支劲旅的将领的战术水准,士兵的战斗素质和全军的综合实力,但是唯独没有体现出双方统帅的战略意图,因此从根本上说不过是一场纯粹的消耗战,对于圣龙历七五三年圣龙帝国总体政治格局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撤退?”

面对李中慧不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